| | |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7
文汇教育

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上海高校何以表现抢眼?


    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共有350个学科上榜,其中A级别档次仅学科数量次于北京。这轮学科评估还显示:上海高校近5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30%的水平,2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10%的水平。

    上海以61所高校的体量(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第23位,占全国高校数的2.3%),实现了这样的学科建设成效,说明上海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有了显著提升。整体表现抢眼,正是上海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高峰造尖”“短板补齐”,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薛明扬

    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2017年12月28日正式公布。距离2013年1月公布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至今这五年,正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高校大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这五年的学科发展,上海在“高峰造尖”和“短板补齐”两个方面有明显成效。在沪部属高校稳中有进,特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大金刚”和海军军医大学继续有不同程度提高;上海市属高校也有较快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三大主干学科全部进入“A+”序列,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都有学科进入“A”级别档次;上海大学也开始发力,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应该说,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度重视。笔者认为,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五个有”上———

    第一,有强烈的“危机感”。记得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上海教育系统的同志们对照这份“体检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经过系统分析后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学科重复设置率比较高,不少学科在十所以上高校同时设置;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医学、教育学、理学、文学等学科实力较强,但历史学、艺术学科门类实力较弱;学科“高原”有厚度,但学科“高峰”欠高度;高校危机感不足,办学思路和学科建设路径不清晰;市属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滞后,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凤毛麟角,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机制不健全等等。对此,市政府组织力量逐个研究破解对策、形成改进思路,在2014年出台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高校布局结构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这“三大规划”,作为全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评价的关键依据,统一了政府与高校、政府内部各部门的思想,形成了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整体合力。

    第二,有明确的“方向标”。学科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基本单元和基层机构,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最终都需要依托学科来实现。因此,上海在“三大规划”中明确了“以一流学科带动和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目标是到2020年,使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150个左右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在此基础上支撑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大学。

    第三,有清晰的“施工图”。上海抓学科建设的这张“施工图”有两个特点:一是“组合拳”。从学科点和高校两个层面综合施策。学科点建设上,实施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扶强、扶需、扶特;高校层面,以部市共建机制支持在沪部属高校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同时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市属高校迎头赶上。二是分类清晰。比如,根据全市学科实际,分4个类别“高峰”和2个类别“高原”支持建设102个学科点,目标分类、任务分类、投入分类、绩效分类,促进了高校聚焦优势、特色发展。

    第四,有坚强的“后保组”。上海向来以“一盘棋”思维对部属和市属高校给予统筹支持。比如:上海在此前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共建“985”高校的省份,2016年又率先与教育部签署“双一流”共建协议,给予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1:1配套经费支持。2014年至2017年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期间,地方投入36亿元专项建设,并规定不少于50%的经费用于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2016年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后,市级层面根据试点高校的建设方案按需给予充分保障;同时,出台 《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方案》,在人事薪酬、财务资产、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基本建设等方面对试点高校全面“放权松绑”。

    第五,有成文的“规则书”。2017年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这部地方立法把2014年“三大规划”明确的、对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有大促进、大推动的措施,通过法律条款固定下来。有了这部地方法规“保驾护航”,上海学科建设的好势头一定能不断延续。

    当然,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让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不足。上海应该用好这份“体检报告”,进一步造尖高峰、扬长避短、改进不足,加快建设。

    (作者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市教卫工作党委原书记、市教委原主任)

    优化布局和分类管理“双轮”驱动一流学科建设

    ■顾祥林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在建的45个学科全部参加评估。这次学科评估是对同济大学学科建设的一次“全面体检”。与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相比,学校获得最佳的学科从1个增长到4个,这鼓舞和激励了全校师生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心和勇气。

    这几年来,学校依托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力支持,特别是部市共同对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共建的支持以及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有力推动,通过优化布局和分类管理“双轮”驱动学科内涵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济大学从实际出发,对原有学科的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着力优化整体布局。例如:为适应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设计之都”的需求,学校大力推进设计学科建设,通过校内博士点动态调整,把设计学增列为博士点。在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支持下,设计学学科发展迅速,已经建成若干个相互支撑的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同济大学中芬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示范学院推进计划”、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021孵化器等,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系统。2017年,该学科在QS全球学科排名中列第26位,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档。

    同济大学学科发展总体定位是:确保强势工科保持领先,理科发展形成新的优势,医学学科复兴加快步伐,人文社科发展形成特色,理工医文融合交叉形成新亮点。学校按照“工、理、医、文”四个大类,对工科、理科、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根据不同类别学科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建设。通过分类指导,给予学科充分发展空间。有了充分授权,各个学科立足自身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与强势工科的学科交叉,服务国家重大与重点工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加强国际认证等,快速提升学科实力,在第四轮评估中获得最佳;测绘学科童小华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

    学校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对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的,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创新平台等各类资源配置给予重点倾斜。通过加强一流学科内涵建设,各个学科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实现了“高原之上建高峰”的目标,不断缩小乃至超越国外一流标杆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为依托,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央千人等名师和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中青年师资队伍为关键引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同济土木”,2017年在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一,本次第四轮学科评估也第四次蝉联全国最佳。

    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是我国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是全国重点学科和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该学科通过对标国际同类顶级学科,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城镇化发展重大战略,赢得广泛突出的社会声誉,本次学科评估也获评全国最佳。

    (作者系同济大学副校长)

    聚焦学科内涵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发展

    ■李志斌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有30个学科参评。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相比,学校整体进步比较明显。

    依托“985工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得到了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力支持,学科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近期发展目标要求和世界一流大学的中长期发展愿景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如何立足高平台、厚基础,实现学科新一轮大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步伐,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2014年,学校学科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国家酝酿实施新的改革,决定整合“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项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上海市为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对国家和区域重大和关键战略的支撑力、服务力,出台 《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 (2014-2020年)》,启动了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把地处上海的部属高校全部纳入到全市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统筹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2016年,上海市率先与教育部签署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共建协议,决定给予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1:1的配套经费支持。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学校决定抓住国家和上海释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外部政策空间获取自身发展空间。经过调研和讨论,学校形成了学科建设新思路: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建设单元,推进学科、院系、科研基地一体化建设;实行“统筹发展、分类支持、自主规划、分步实施”的学科推进策略和“国际一流、国内一流、国内优势、特色培育、新兴交叉”的学科支持策略;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冲击一流水平,注重发挥重点建设学科对相关学科的带动提升功能。2017年,学校顺利进入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行列。

    这些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不懈实施系统改革。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需求,促使学科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学校全面优化学科空间布局,形成闵行校区以文理基础类学科为主、中山北路校区以应用类学科为主的格局。以学科为基础优化院系建制,整合、调整、新建了一批学院;以学科群为基础探索学部制改革,成立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和经济与管理学部。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成立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深化实施校内“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教育、地理、信息三大优势学科领域率先冲击一流。

    聚焦重点,让资源配置向重点建设学科倾斜。学校推行财务管理重心下移,把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权和管理权下放到各院系及建设项目,提高院系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院系发展活力。在前期充分试点的基础上,学校于2017年正式实施教学科研实体单位考核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模式,即:考核对象分为理工类、人文社科类、艺体类;考核环节分为单位自评、师生民主测评、考核委员会现场评议;考核材料分为客观数据、院系纵向发展情况、其他支撑材料;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通过考核,学校掌握了院系发展进度和投入产出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资源分配重要依据。此外,加强发展数据的日常积累、发掘和利用,通过对比研究,明晰学科发展优势与不足,提升改革发展的精准度。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正在对参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30个学科进行逐一分析与评估,分析优势与不足,形成改进对策,加宽“长板”,补齐“短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高峰高原”学科  支撑起上海高等教育新高度

    ■杨颉

    学科是大学开展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体现大学办学特色,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一流学科支撑了一流大学的建设,因此我们常说“学科建设是龙头”。上海高校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整体表现不俗,充分体现了上海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成就。

    上海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凭借着先发优势,上海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兄弟省市迅速崛起,与上海市的差距逐渐缩小,上海高等教育的领先优势不断被压缩。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后,上海市认真总结和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不足,并于2013年着手启动编制 《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 (2014-2020年)》,于2015年正式启动实施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通过系列政策“组合拳”,上海市整体学科建设战略作用开始凸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高校97%的博士授权学科参加了评估,相比第三轮评估的87.7%参评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充分表明上海高校对学科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对学科建设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敢于“亮剑”。

    “个性化支持”是“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一大创举,充分遵循各学科的特有规律和发展需求,鼓励高校自主设计实施学科建设方案,做到“一学科一建设方案”。建设资金按需投入,即高校按照学科建设目标与任务,提出重点建设学科的个性化投入总量和结构需求,政府组织评估后,根据专家意见给予相应支持。这种“精准建设”的支持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科快速发展。

    上海在策划和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过程中,始终把对接国家战略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放在首位。一方面,需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争夺学术制高点;另一方面,瞄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增强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求、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力。在“高峰高原”学科布局中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对未来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同时瞄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重点布局信息技术、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创新设计等服务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紧缺产业的学科方向。

    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加强产学融合,不仅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优势学科布局更加趋于合理。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例,在沪高校相关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在本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均取得长足进步,入选“A+”学科。上海成为除北京以外,唯一在12个学科门类 (不含军事学) 中均有入选“A+”学科的省份。

    高原横亘,高峰崛起。上海高等教育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分析优势和不足,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用高等教育的新高度更好地支撑“五个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求优、求特、求实打造一流中医药大学

    ■徐建光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教师不过千、学生不过万的“袖珍大学”,在全国高校学科建设“大检阅”的“擂台”上,能在“A+”档学科数上跻身全国20强,秘诀是什么?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上海地方党委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和学校的前瞻性规划布局,是两大关键因素。

    为增强地方高校自主发展和卓越发展能力,上海市政府早在2011年就实施了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工程 (简称“085工程”)。学校抓住这一大好机会,提出“以打造中药学国际一流学科、中医学国内领先学科为核心,建设现代化中医药创新研究平台”的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了内涵建设任务,并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中药学第一、中医学第二、中西医结合第三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地区,出台了具有纲领性特征的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2014-2020年)》,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据此出台 《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在此前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大主干学科全部纳入“高峰”和“高原”学科建设范围。市级层面在内涵建设上持续予以经费保障,特别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高校创新机制,集聚活跃于世界学术前沿的高层次人才。

    在政策“东风”的引领下,学校把握机遇,制定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引育并举,广纳贤才,通过目标管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对于存量人才,学校启动学术荣誉体系和“杏林学者”两大人才专项,实施业绩导向的“协议薪酬”改革试点,极大地释放出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形成了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走对路,如果走的路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学科建设措施与任务都没有意义。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形成科学的学科布局与规划,不求全而求优、不求大而求特、不求名而求实,坚定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大主干学科的核心地位。

    2014年,上海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之后,学校抓住契机,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引领,全面优化学校内部制度体系,保障大学内涵式发展顺利实施。学校于2016年顺利入选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并成为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第二所上海地方院校,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新机遇。学校的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也在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面向未来,上海中医药大学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中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