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昕
“未来的美术馆将成为创想的发生地与实验场,它将驱动文化艺术为生活也为城市赋能。”昨天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主题为“新时代的美术馆+”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未来的美术馆勾绘出这样一幅令人憧憬的蓝图———不但大师的作品可以越来越多地成为全民共享的创意产业的IP,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将让艺术作品离开展柜,通过AR、VR等技术成为浸润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地从物质领域走向精神领域。美术馆正迎来最好的时光,走进美术馆,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方式。元旦小长假期间,申城美术馆共举办展览约60场,吸引约6.5万人次观展。未来,美术馆该如何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生活、丰盈人们的智慧,值得深思。
排演一出话剧,领悟艺术品的前世今生
“美术馆正面临转型升级,从静态的展示转向动态的交流,从孤立的机构转向深入大众。”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原馆长吴建中指出。在专家学者看来,大众可能很难拥有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艺术发生关联。美术馆应当尽可能多地促成这样的可能,以无限创意激活大众与艺术的深度链接。
将艺术导入大众消费,让人们将艺术以另外一种方式“带回家”,即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专家学者看来,这样的消费,是一种能够触及百姓的情感消费,达到艺术传播与经济创收的双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商店,总面积不足200平方米,一年的营业额却高达三亿美元;只有200多张真迹的梵高博物馆,一年的营业额高达四亿欧元,其中来自艺术衍生品的收入占去不小比重。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透露,荷兰还曾有过一个创新计划,鼓励人们将博物馆的文物作为二次创意的对象,开发出无穷的衍生产品,让大众与艺术大师产生情感交流。不仅IP全免费,还提供高额奖金,获奖作品将在博物馆开设的专柜中销售,馆方不留任何利润,就是鼓励大家广泛参与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的贡献里,作为一种共享经济的平台。
链接艺术与公众,公众教育里也藏着端口。范勇带来了来自荷兰国家博物馆的创新思路。“这家博物馆发起过一个让孩子们学摄影、成为当代伦勃朗的教育活动。”他介绍,伦勃朗善于运用光线创造,对于孩子们来说,用画笔进行这样的创作太难,但以照相机为工具,用镜头拍出《夜巡》这样的作品却是可能的,能够让孩子们领悟伦勃朗绘画的精妙之处。“这家博物馆也曾根据艺术品蕴含的艺术背景和故事内容,将它们开发成小剧场话剧,让孩子来扮演剧中的角色。”
科技助观众“穿越”至美术馆,与艺术浪漫邂逅
未来的美术馆将在高科技的叠加下,迸发出无限的可能。这几乎是与会专家学者不约而同的预测。
“新时代的美术馆,将艺术与新兴科技融合将成为大趋势。”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说,在整个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和科技一直贴得很近。“达·芬奇是艺术家,也是科技发明家;如果没有光学的进步,可能就没有印象派了;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早在19世纪就曾预言,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也有人指出,近年来数字美术馆的蓬勃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观看方式,更有美术馆在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方面扮演的角色。“数字美术馆整合了美术馆多类资源,共享了多种信息,集中和整理了在艺术展览中分散和疏远的关系,集合了各种知识的相关性,打破了传统美术馆展览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构建未来大美术馆生态环境提供了信息化桥梁,使美术馆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实现。”
以数字化技术复制文物;在超级投影技术下,放大视觉与超经验的艺术品;借由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营造浸入式体验;手机成为智慧美术馆,拿着手机,每走到一个展品面前,就能获取关于眼前展品的所有故事……美术馆+科技,正给美术馆体验带来了更多可能。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金江波指出,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未来的美术馆更将是无边界的。“未来,以假乱真的投影技术、全息技术流动将在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大批艺术作品也许不再需要运输,就可以为全球观众同时呈现;AI机器人技术越加成熟,这些‘AI神人’将会从墙上的艺术作品走下来,与人类握手,讲述自己诞生的故事,让艺术教育更生动……”
甚至有学者提出利用可穿戴设备助力观众“穿越”至美术馆,与艺术来浪漫邂逅的体验,也将随着科技进步成为可能。“随着脑科技,生物科技等科技的成熟运用,受众可以更随心所欲的欣赏艺术,人们可以随身携带美术馆资料包和观赏设备,利用小憩时间,在梦中游览一次想去的美术馆。”到那个时候,人们其实就生活在美术馆,或者说,美术馆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