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12
笔会

山的意念


    任林举

    云雾弥漫的早晨,我站在长坪沟的谷底,无望地望向斯古拉山的方向。

    在嘉绒藏区,也许,一切都是要讲缘分的,但我却不知道一个人与一座山要有多大的缘分,才能让如重重帘幕的雾霭在短时间内为我散去。

    我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一,仅凭我蝼蚁般微弱的气场,如何能够感动一座巍巍的圣山? 久久的期盼如何?深深的心仪如何? 几千或几万里的跋涉又如何? 除非我也是一座山,或者,除非我也能以一座山的方式……

    然而,让人惊喜的一幕,就在我暗自思量之际突然显现———重帘飞卷,云开雾散,从轻纱般残雾的后边,斯古拉圣山缓缓露出她美丽、明艳、灿烂的容颜。

    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四姑娘山。

    虽然,我在内心里虔诚地仰慕着她的神秘和圣洁,不忍将一个俗艳的名头加给她,但更不忍舍弃的,却是这世俗之名所承载的暖意和亲切。那就顺随众生,也叫她“四姑娘”吧!我将以人类的名义,但以山的方式去感悟、理解这座圣山。

    无奈,人总是有人的框范与局限。说是看山,双脚却无法径直向山而去,而是要沿着某一条规定的路线和规定的“点儿”一站站走———喇嘛寺、枯树滩、龙洞、沙棘林、甘海子、两河口、木骡子……但我的一颗放不下的心和无法收束的目光,却始终难以离开那座在流云里忽隐忽现的雪峰。

    就这样,踟蹰行至一片山间平台时,忽然就没有了山体和树木的阻挡。抬头,忽觉雪峰迎面而立,仿佛近在咫尺,只可惜这时恰有一片洁白的云朵挡住了“四姑娘”的面容。依目力和常识直观判断,那云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流动,也许不出几分钟就会从雪峰飘过。于是,我决定停下来,等那片流云过去,以期一睹“四姑娘”清晰的全貌。

    十五分钟过去,云似乎即将飘散,雪峰的左侧已经隐隐地露出了轮廓……

    三十分钟过去,云不但没有散去或飘走,反而比先前更加浓重。真是奇怪,世间哪有流而不尽的流云呢?难道说那流不尽的云是从雪峰下的石缝里钻出来的吗?

    一个小时过去,我终于明白,雪峰上那流不尽的云并不是从石缝里钻出来的,而是从雪的缝隙里钻出来的。因为阳光的照耀,雪峰上的雪大量融化,才蒸发成水汽,演绎为流云。也就是说,不但山间的溪流、海子与河水来自雪峰,就连那滔滔不尽的白云,也发自雪峰。同源而形态不同,向上为云,向下为水。

    渐行渐远,渐行渐深,我渐渐领悟到,山间一切品类的生发,也许并不是缘自地,而是缘自高处的天。而天,却把天意凝结于那既坚硬又柔软、既冰冷也温暖的雪峰,以及由这雪山所蕴、所育、所酿、所生的云水之间。

    想雪山上当初的那滴水,用佛教的术语描述,不过也就是微微一念。但只因为这一念指向了低处,指向了大地,遇到了泥土,一个简单的念想就逐渐变得成熟、复杂,以致浩浩繁繁、不同寻常。

    按照人的逻辑推测,山的最初一念,一定不是凌厉而又无声的,最多也就是以滴滴答答的方式向下,实施着渗透或滋润。而念头,只有经过夜以继日的交织和积累,才能变成了某种念想,也才有后来的涓涓细流。念想,一旦多了起来,并经过长期的酝酿,自然又要变成了大胆或复杂的想法以至于思想。于是,众水纷流,或温文尔雅,或悄然无声,或暗度陈仓,或欢呼跳跃,终于勇往直前———就算遇有深渊和悬崖也会不惜纵身一跳,大不了跌倒爬起,抛却飞瀑的虚名,重生为另一条全新的河流。

    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意念和思想,纷繁莫测,难以尽言,终赋成有形有态的物类,或江河,或湖泊,或沼泽……进而有草木因水而生而葳蕤蓬勃,沙棘、岩柳、红杉树等等,错落交织,如伞如盖,把山体严严地遮掩;又有诸般生灵因草木的兴盛而兴盛起来,熊猫、雪豹、岩羊、藏马鸡等等,往来穿梭,繁衍生息,演绎着生死轮回的景象与故事。

    依此山盎然的生机和完美的生态推断,其背后不仅仅藏着某种意念和匠心,而且还将有更加深厚的情感和精奥的思想。如果论爱,确切的描述本应是广阔无边。山中万物,从数日内就完成了一次生死轮回的菌类,到可以千年伫立不倒的杉、柏、古乔,从根植泥土的植物到有血有肉的动物,哪一样不是在承受着“四姑娘”水脉和雨露的恩泽,接受着她意味深长的祝愿! 山间那些无处不在的沙棘树,都已经活过了几百年了,依旧气旺、形盛、精神抖擞,还能结出色泽黄艳、酸甜可口的沙棘果,想必就在与“四姑娘”年深月久的对望中得到感应,生命里便注满了山的意志、山的性情和山的品格。放眼苍苍茫茫的山系,仿佛一切都不出“四姑娘”的意念所及和爱之所覆。

    后来,我就到了山下那片著名的枯树滩,但见成片缺枝无叶早已经失去了生命特征的四川红杉兀立水中。枯树的倒影投射到平展如镜的水面上,凄然而静美,如同一颗不言放弃的心,在苦守着往昔的生机、荣华与记忆。这景象,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这些树木的死因,是谁或什么置它们于不可逆转的死地?

    想来想去,仍然是那些曾给了它们恩泽和生命的水,那些时至今日仍不肯撤去淫漫如爱的水,那也滋养,也成全,也扼杀的水。如果说,水是山的意念和情感,那么山也有昏聩和软弱的时候吗? 山也会犯下人类经常犯下的过错吗? 如果此山圣明,或许这就是专门为了警醒山中生灵和来此一游的人类而刻意布设的一“局”呢!

    继续走向山谷深处,脚下的那道无名的河水,似乎声势又进一步浩大起来,清澈的水流以一去不返的果决飞速前行,与石质的河床相互摩擦,发出厚重、低沉的轰鸣。我望着河谷中悠悠而逝的流水,猜想着它们的去处。我只知道再向前又有一条比眼前这河更加宽广、浩大的河流,称作岷江,但却不知道这个山系有多少这样的河流要汇入岷江,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离开这安适、青葱的家园,向不知所终的远方进发。

    岷江,一旦聚集众流而举义,便如任性的野马,只知浩浩荡荡地奔腾,哪里还顾及得了两岸的景色! 一派急如星火、不舍昼夜和庄严神圣的势头,是有什么不可耽搁的使命在催促着它吗?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站在河的起点猜测着,等待着,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从河水流去的远方反馈回来。而四姑娘山下的纷纭众水,就那么面无表情地抛下莫名其妙的人类,有去无回地继续流逝,一直流向幽幽的时间深处。

    其实,以人类有限的生命和智慧,终究还是看不准、猜不透山的意念和心思的。有时我们以为我们懂了,其实不过是仅仅懂了我们自己。自己将自己心中的块垒化开之后,我们就兴高采烈地继续前行,赶着自己的路程,想着自己的事情。

    傍晚时分,云雾散尽,四姑娘山再一次裸露出她洁白的雪峰。雪峰背后,是广阔无际、深不见底的蓝色的天空。望着那神明一样的山峰,我的心充满着莫名的欣喜和感动,我自以为从此与这座滋养苍生、开启心智的山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尽管知道缘深缘浅总有不同层次,见与不见是一层,识与不识是一层,懂与不懂是一层,爱与不爱又是一层;尽管我也知道爱一座山和爱一个人一样,有一些感觉是不敢轻易说破的,一旦缘分未到,说破,便破坏了那种美好的感觉,仰慕反成亵渎;但我还是在内心里一遍遍鼓励着自己———此缘深厚,可在余生里念及、珍重和铭记!

    那些天,因为持续的高原反应,终夜难有踏实的睡眠。睡与醒,梦境与现实,经常相互交错,没有清晰的边界。那晚,朦胧中就突然看见四姑娘山化作了素颜紫衣、裙袂飘飞的仙女,分花拂柳,一路向我走来……但这过程还没有彻底完成,又重回起点,再来一次,一遍遍,重复复重复,像一个不断回放的电影片断,也像某个令人绝望的隐喻……于是,我在一种欣喜和郁闷交织的情绪中彻底醒来。

    醒来,听窗外的河水以一种近乎永恒的节奏、势无消减的激情哗啦啦地奔流,像一路的呼喊,像大声的歌唱。那湍急而又清澈的小河,我虽然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我却知道她是从四姑娘山而来。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个一直没有想明白的老问题———不停流淌的河水,在执着地抒发或表达着什么? 山,究竟在想什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