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12
专版

非遗传承迈出青春步伐

2017年上海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将九项资源包送进十所高校


▲开幕式

11月28日,一场气势恢宏的“鼓舞京韵”拉开了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的开幕式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球类馆举行,易筋经导引法、古琴、面塑、剪纸……近40名非遗传承人及团队成员同台展示,令人眼界大开。在现场,学生们不仅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些项目,还能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并得到他们手把手的“真传”。
▲上海绒绣一一一非遗手艺跨界时尚

绒绣又称绒线绣,是上海市新兴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即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出的一种工艺美术结晶。作品色彩丰富、配色和谐,绣工精良、层次清晰、造型生动形象。12月4日下午,绒绣第三代传承人范淑君走进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认真讲述了绒绣的由来及制作工艺,并指导学子们现场创作。
▲珠心算一一一古老珠算薪火相传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12月5日傍晚,上海珠算协会副会长陆萍走进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解密珠算文化的奥妙。学子们表示,珠算的计算效率虽然与现代计算机无法比拟,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比如弘扬传统文化,强化记忆力、注意力。
▲衣冠王国一一一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被誉为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11月29日、12月13日分别走进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纽约大学,生动讲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与演变过程,学生们热情高涨,现场互动频繁,整场讲座比原定时间延长了半小时。
▲江南丝竹一一一上海民间音乐会

江南丝竹是产生并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是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有“中国的轻音乐”之称。其特点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蕴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12月13日下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音乐学)博士阮弘娓娓道来江南丝竹的文化内涵,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艺教中心周橙则在现场示范演奏。
▲笔香墨韵一一一绵延不断的人文情怀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是两项重要的国家级非遗。12月1日下午,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副书记焦文红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办讲座,将中国笔墨文化的博大精深娓娓道来,并现场教授学子们描金的技艺。学生们听的很仔细,他们表示,虽然不能一下子掌握好这项技艺,但是细心描好了还是非常美的。
▲高山流水一一一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大量诗词文赋中亦有琴的身影。12月5日傍晚,幽篁里天下古琴的专职古琴老师罗鸿楠走进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为学子们讲述古琴艺术并现场演奏曲目。
▲古船模型制作技艺一一一海上丝绸之路

古船模型,是指按原船比例缩小或放大制作的船体模型,其零部件均与原船一致。船模制作技艺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的出土文物可上溯至汉代。12月6日下午,在上海海事大学,古船模型制作技艺上海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玉琪带来了他制作的精美船模,并向学子生动讲述了中国舟船文化和船模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围到模型前仔细观赏。
▲海派面塑一一一指尖上的舞蹈

上海面塑是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开创者当推被称为“面人赵”的上海著名面塑艺术家赵阔明。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其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鲜艳丰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海派面塑第三代传承人汤健11月28日、12月19日分别走进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创作过程并手把手教学生创作。
▲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一一一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木版水印技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到了明末更臻丰富精妙。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与明代如出一辙,基本工具皆由技师亲自制作,并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2月19日,“朵云轩”的勾描大师孔妮延走进复旦大学,生动讲述了朵云轩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木版水印的制作工序。在朵云轩水印师的指导下,到场的每位同学还动手印制了一张文人诗笺,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巧。

    日前,伴随着“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在复旦大学顺利举行,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近一个月时间里,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文广局的联合推动下,围绕“推动非遗传承 弘扬工匠精神”的活动主题,海派面塑、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笔香墨韵、绒绣、古琴艺术、珠心算、古船模型、江南丝竹、木版水印等非遗主题包,以展示、讲座、演出、互动等方式,走进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沪上十所高校,让师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中国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但传承人老龄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之相关的非遗项目的失传。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校园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73所“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和18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

    作为本市“文教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非遗进高校活动是近年本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动非遗保护、宣传和推广的重要举措。四年来,主题内容不断丰富。参与的高校除了举办“展讲演”系列活动,更是把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内容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中,让非遗传承迈开青春的脚步、在青年人心里扎下根。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