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1
要闻

伴随文化产业大发展——

我国文化资产评估服务业崛起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韩洁) 拍卖一件艺术品如何鉴定和估值? 投资一部影视剧作品如何评估盈利前景?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几何?……伴随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产业资产评估服务正蓬勃兴起。

    权威资产评估业内人士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文化产业资产评估服务研讨会上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类投融资、并购重组等经济活动明显增多,为资产评估服务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文化产业正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785亿元,占GDP比重为4.14%。截至2016年末,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达297.65万户,注册资本14.29万亿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深融合等特点,对资产评估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秘书长张国春说,多年来,中评协围绕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著作权、知识产权等发布资产评估指南,一系列评估准则的完善,不断提升国内评估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对外投资、产权交易、重组改制、上市融资等专业化服务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拍卖市场,2016年度总成交额520亿元,是2000年总成交额的35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介绍,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北京占据全国超过一半以上市场,其次是香港和上海。拍卖艺术品主要以本土艺术品为主,中国书画、瓷器杂项、现当代艺术三大主流品类市场份额在90%以上。

    “一方面要看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很快,民间存在规模可观的交易,融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缺乏有公信力的鉴定和估值机构。”黄隽说,中国艺术品资产评估不缺方法,缺的是市场规范和信用制度约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