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3
要闻;专版

京东企业购

智慧采购高效统筹全球采购供应链


    说起中国的企业发展环境,这些年最大的改变无非两点,一是主体创新意识加强 了,二是创业风气浓厚了,这两大趋势如同螺旋桨一般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向前奔跑。在此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除了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迭代自 己的产品外,也逐渐加大优势供应链的构建,特别是采购供应链环节的降本增效。

    “采购供应链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商家的管理效率及成本控制,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核心要点是对时间、质量、成本及品质等的控制。通过调动京东的优势资源,解决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供应链管理需求,一直是京东企业购近年来专注深耕的领域。”京东集团大客户部华东区总经理凤思翔表示,“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际金融机构和外企集中地,这些企业对运营效率及成本控制诉求强烈,同时我们在对华东企业客户的服务中发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客户对采购供应链的管理需求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对华东地区重点行业及知名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大量的分析对比后,凤思翔表示,在以下几大关键点上,华东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难以把控的现状:

    其一,由于大企业采购物资需求较多,业务应用场景广,因此,需要配备较多的采购人员,但这样一来员工行为分散,容易出现采购供应链各流程不够透明、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其二,一旦企业采购商品品类及数量繁多,易出现采购商品品质把控力度不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其三,很多企业在进行集采时,都需要自行仓储、转运才能完成采购物资的全国配送,这不仅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且增加企业采购成本。

    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已然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块心病,而凤思翔认为,必须瞄准区域特征优势,对症下药。

    技术优势驱动

    外企供应链高效运转

    众所周知,华东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外资企业,这些外企一大特点便是采购管理、流程和系统方面都比较完善,因此,采购平台要与之达成合作,技术门槛显然比普通企业要高很多。

    “与外企客户对接的核心难题有两个,一个是采购服务商如何与外企自有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双方商品流和信息流的实时交互,对采购服务商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二是大多数知名外企的技术团队常驻海外,如何实现客户与京东侧团队跨国籍、跨时区、跨公司的多方有效沟通,快速推进问题解决,对采购服务商本身的团队构成和服务也有较高要求。”凤思翔说道。

    凤思翔以京东企业购服务的外企客户案例详解到,外企客户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非常关注商流和信息流能否实现实时交互,否则便会影响企业效率,出现‘人肉操作’等现象。因此,早在两年前,世界500强企业博西和舍弗勒就提过类似需求。这两家企业也是当时京东企业购业务翼采方案的启发者和推动方,我们在与他们沟通中也能够感受到,企业之间在进行技术对接时难度有多大,但也预见到,合作成功后真正实现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ERP场景下的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价值。”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凤思翔谈到,“由于外企客户的采购供应链有自身的一套运营体系及商品编码系统,而像京东企业购则有另外一套系统和商品编码,所以双方在采购对接时,就会出现流程不协调,商品流和信息流不能实时交互等问题,影响外企采购效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双方技术团队进行密切的技术磨合对接,对双方的采购流程及系统进行改造,挑战很大。”凤思翔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问题,京东企业购团队还是给自己进行了技术考研洗礼,重金挖来懂OCI和EDI技术的专业人才,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京东企业购终于与许多外企实现了采购系统的成功对接。

    正是因为京东企业购强大的技术驱动优势,目前世界500强和全球各行业的领先知名企业中,京东企业购的服务客户已超过200多家,舍弗勒也是其中之一。

    凤思翔透露,舍弗勒是全球滚动轴承鼻祖,也是汽车制造业中极负盛誉的制造商之一,早些时候舍弗勒德国总部曾经和一家电商合作,但花费近半年的时间,都没能实现ERP系统与该电商系统的对接,而如今舍弗勒中国区已率先和京东实现了电商化对接,不但是对京东企业购技术实力的肯定,也证明了京东已经在德资巨头的供应链服务中形成强大的技术竞争力。

    不仅如此,京东企业购的技术优势是多方面的,以医药企业采购为例,医药公司采购的第一诉求是合规,但很多采购环节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医药巨头拜耳和阿斯利康在和京东企业购签约后,利用京东提供的采购技术解决方案,将采购全流程实现信息化和透明化,可以对采购追踪溯源,企业在运用技术提升供应链降本增效的同时,还极大地提升了合规管控。

    优质解决方案+服务

    助推金融业创新改革

    华东地区涵盖了上海、浙江、江苏这样经济实力强劲的大省市,也是中国的金融腹地。凤思翔表示,银行、保险行业的采购管理在其创新业务的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难题。

    在金融行业,以京东的合作客户中国银联为例,早先银联是线下支付结算的绝对优势企业,但随着以支付宝和微信为首的线上支付带来冲击,其正在逐步流失普通消费者和商家用户。同时,传统的线下商家举办商品促销打折等活动也未能达到很好效果,造成整体发展困难和现有利润下滑的局面。

    对此,中国银联2017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京东企业购从37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银联唯一电商供应链管理平台,这也是中国银联历史上首次与电商企业达成供应链管理合作。

    对于中国银联为何选择京东企业购,凤思翔表示,这主要源于京东企业购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比较契合中国银联在供应链升级上的要求。而下一阶段,京东的智采平台将通过与中国银联内部采购系统无缝对接,为中国银联提供包括市场活动、渠道奖励场景在内的13个大品类的供应链管理支持。

    而在保险方面,由于保险采购拥有多种特殊的采购场景,因此,采购渠道需求不仅要多样化,对效率和透明度的要求更高。近年来,国内外的保险类企业都在寻求向数字化采购创新转型,中美联泰大都会、友邦、大地保险、平安、太保等都成为和京东合作的典型。今年以来,几家保险公司都与京东企业购合力推出了健康运动激励项目,实现了自身的供应链优化升级。

    据了解,保险企业的降本增效有一部分体现在降低理赔额度上,即投保人身体健康,保险企业就不用做出赔付,这些保险金就能成为公司的利润。从这一点出发,这些寿险公司便搭建一个APP商城,为商城接入京东的产品及供应链。商城产品中会有积分赠送,用户每天跑步就会产生积分,可以用累积的积分在商城兑换水果和生鲜等健康食品,以激励用户坚持锻炼,合理搭配健康饮食来减少疾病,从而降低寿险公司理赔额度。而这些寿险公司通过选择与京东企业购进行采购供应链合作,不仅可以利用京东企业购的大数据分析为投保人提供丰富且精准的生鲜产品,同时可以确保生鲜产品的定时定点配送,在升级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实现寿险公司采购供应链的降本增效,实现市场活动效率最大化。

    此外,凤思翔还表示:“今年京东企业购还集中上马合作了一批外资和城市商业银行客户,包括花旗银行、澳新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不过,京东企业购不会止步不前,前期摸索已经差不多,接下来会进行大量复制,抢占市场,助力更多的金融企业实现由物理化采购向数字化采购转型跨越。”

    京东企业购本是基于优化采购供应链理念而生,现在却能蜕变成为企业用户提供从物资采购到生产、营销以及销售环节的供应链全流程管理的完整生态服务。

    采购行业的技术与服务标准

    正在被重新定义

    从目前京东企业购在华东地区的业绩来看,京东已经将采购流程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这也意味着京东企业购在企业级采购市场的技术创新、服务引领等方面已经具有一定优势。

    凤思翔表示,目前京东企业购业务在华东已经涵盖了15大行业,包括近百家大型国企、央企集团型客户。在京东企业购的推动下,行业采购效率标准方面有了全新的定义。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新定义,另一方面是成本效率被重新定义,京东企业购通过智慧云翼四大采购平台与众多政府单位和国企达成良好合作。而这些都可以从京东企业购以往的合作案例中得到印证。

    在与上海铁路局的合作中,京东企业购为其打造的多级审批专属采购平台,为其实现过亿采购额和16.7%的成本节支率,真正实现上海铁路局提出的“制度+科技+阳光”的采购目标;江苏省财政厅是全国所有政府采购单位中政府采购电商化改革的先驱之一,它的电商化采购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与它的合作中,京东企业购为其搭建专属采购平台,实现了定制化品类目录结构、在线支付、节能清单产品引入、信息回传、采购人评价等多项创新,实现了政府单位的阳光采购。

    在金融领域,京东企业购已覆盖90%的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18家铁路局中,京东企业购已合作11家,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对制造企业的覆盖率高达70%。

    12月初发布的 《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 (2017)》 也进一步证实了京东企业购在企业级采购市场的领先地位,报告数据显示,京东企业购以48.6%的市场份额占据企业级电商市场首位。

    对于京东企业购未来在华东地区的发展,凤思翔表示,随着智慧采购时代的到来,京东企业购致力于不断发挥自身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优势,实现政府及全球企业采购供应链的“有温度、懂‘你’和无界”,最终推动整个商业社会效率的提升。

    上图:京东集团大客户部华东区总经理凤思翔介绍京东企业购金融行业解决方案。

    本报资料照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