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09日 星期六
5
国际;广告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犹太人”学术报告会举办,美籍犹太裔学者认为

耶路撒冷之争“形式意义大于实质”


    本报讯 (见习记者刘畅)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一时间引发国际舆论哗然。8日美国著名国内族裔问题研究专家戴维·卡茨曼做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以“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犹太人”为题,从犹太裔学者的视角分享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卡茨曼结合自己的成长史,回忆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对犹太人开放,来自苏联、东欧的犹太移民逐渐进入到美国社会,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更开放的移民政策实行,美国的反犹主义越来越弱,犹太人能够更好地融入中产阶级生活。但特朗普时代,美国犹太人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卡茨曼称,“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犹太人生活在极其危险的状态之中。民粹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的兴起和泛滥增加了犹太人的恐惧感,发生在夏洛茨维尔的‘白人至上主义’事件就是一个明证。特朗普追求的不是‘美国优先’,而是‘白人优先’,这造成了当前反犹主义的盛行和美国社会的深度分裂。”

    谈及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很多人会引用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的《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来为亲密的美以关系作注脚,但卡茨曼认为,美国犹太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体,他们之间的差别很大,以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AIAPC)为代表的游说集团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美国犹太人。此外,特朗普此举的直接目的在于回应巴勒斯坦的政治诉求,而在美国在耶路撒冷已经拥有一个领事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完成迁馆是不可能的事情,“形式意义更大于实质。”

    戴维·卡茨曼是堪萨斯大学荣誉教授,曾于1977至2010年间担任《美国研究》杂志的主编。本次报告会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心主任潘光研究员主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