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09日 星期六
8
笔会

近六十年前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的设想


    傅杰

    今年出版界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出齐了二十卷 《章太炎全集》。追溯出版缘起,太炎先生晚年的弟子、山东大学历史系王仲荦教授居功最伟。据编著过 《章太炎年谱长编》、又是 《全集》 最初参与者汤志均先生记述,《全集》 最初的动议来自王先生,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79年,汤先生与同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事的太炎先生嫡孙章念驰制定了初步的整理规划,在章夫人汤国梨先生的支持下开始了启动工作。1982年8月《章太炎全集》 被列入全国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1982-1990)》。

    从七十年代末起,王先生联系章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姜亮夫、潘景郑、朱季海、沈延国、徐复、王乘六、殷孟伦、黄焯等先生,由他们分别承担《全集》 的整理。年届八旬的姜亮夫师在1978年6月22日复信王先生,称“十日前得大教,百感交集,有千万言,欲向兄一倾吐,急书四五张,而未见主题”,目力不济,遂尔废置,“继思非相见面诉,不足以慰此情”,而“整理章公全集,当随兄后,然目力已耗尽,而年来老病浸遁,目力斗坏”,所以要找门人相助,“一切相见时再谈”。从中可以具见亮夫师跃然于纸、难以掩抑的激动。一个月后,承担出版任务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沪举行小型编纂工作会议,王先生亲赴上海主持,他致信汤先生说:“亮夫先生也要来沪,我怕他年事已高,我有机会当去杭州一行,与他会晤。”

    亮夫师的激动自有来由。他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后,在沪上又拜于太炎先生门下,从1936年发表的 《论余杭先生学与徐一士三书》,到1989年为太炎先生降生一百二十周年撰联“撕灭暴敌之战士,平章伪学之大儒”,终身不忘太炎先生的教诲之恩。而六十年代初,他就起意整理太炎先生的全部著作。

    1961年6月,胡乔木同志因病开始休养,主要疗养地在杭州。当时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元老中王焕镳先生曾是他早年的老师,他也写信跟夏承焘先生讨论过宋词,跟姜亮夫师也有联络。而亮夫师向胡乔木提出的建议,就是要整理出版太炎先生全集。1962年 10月5日印发的第14号中华书局工作简报,报道了“胡乔木同志关心章太炎著作的整理出版”的消息,刊出了胡乔木致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金灿然先生的信:灿然同志:

    去冬在杭州,见到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姜亮夫先生,他表示愿意整理章太炎的全部著作。前见古籍整理简报中似尚无此项计划。不知可否考虑? 如同意,可直接去信联系。

    昨天看了朱谦之解放前在商务出的《扶桑国考证》 一书,这部书提出的中国僧人首先发见美洲的问题很有兴趣,可惜除介绍过去外国学者论著的内容外,自作的补充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也缺乏必要的第一手资料 (如墨西哥考古资料),说服力不够。不知朱现在是否利用更多的证据重写此书?

    胡乔木

    1962年9月14日

    兹事体大,自非亮夫师一人可以胜任。十余年前人民出版社印行了近六十万言的 《胡乔木书信集》,两年前修订再版,未收入这封信。中华书局的友人齐浣心女士致力金灿然传的写作,从当年的简报中检出这封信赐示。我想,亮夫师的愿望、胡乔木的关心,在 《章太炎全集》 终于问世的今天,也还是值得记上一笔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