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7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让广大文艺工作者倍受鼓舞、深感振奋,信心满怀、充满干劲。”日前,中国文联深入开展“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座谈会在京召开,百余名知名艺术家代表、文艺志愿者代表出席并畅谈感想。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人民和艺术的关系,心系人民,扎根生活,服务基层,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11月29日,中国文联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文联系统开展“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各级文联协会在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春节“两节”期间,专门组织一批人员精干、艺术精湛的文艺小分队赴基层开展丰富多样的慰问演出、文化服务等惠民活动,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的崭新风貌,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声音和关怀,迅速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去。
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说:“采风对作曲家来说只是创作的开始,作曲家需要多在生活里泡,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作品应该是用脚写出来的。”通过深入一线的创作,他深刻地体会到,踏踏实实下基层与走马观花采风是不同的,“文艺工作者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同火热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精品的时代性、世界性、艺术性,恰恰在于接地气、在于扎根沃土后的艺术提炼与创新。”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谈到,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拒绝用豪华设备硬撑起内容空洞、表演无味的“大场面”,也从不宣泄一己悲欢,他们的演唱声声句句都是牧民的心里话、舞蹈无不源于草原深厚的艺术传统,他们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表明了文艺为人民并不是一句空话,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深入生活,更要心系人民、情入百姓。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像乌兰牧骑一样坚持永远到第一线去服务,这是文艺的生命线,必须要守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说,用人民生活丰厚的滋养和沁润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永远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在座谈会上说,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到推动文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学习和弘扬乌兰牧骑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紧紧抓住“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潜心创作、精益求精,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在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李屹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和弘扬乌兰牧骑的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方面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才艺送到基层的人民群众中去,一方面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集中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