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六
7
社会观察

麦乳精在连锁品牌店黯然离场


    ■本报记者 何易见习记者 王嘉旖

    兴冲冲地跑到一家沪上知名的连锁本帮菜馆,想要重温七八十年代关于麦乳精的记忆,却被告知产品最近已经下线。

    据介绍,麦乳精饮品自去年12月在该店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就黯然离场。原因为何?据南京西路分店的店员介绍,麦乳精产品下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销量不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口味不符合时代特点,或许是麦乳精遭遇“冷场”的主因。由于该店的主力消费群体为“85后”,他们本身对于麦乳精、乐口福的品牌熟悉度不高。没有了情感记忆的联结,需要靠产品“降服”顾客的味蕾。

    “无糖”“低糖”“半糖”,时下的网红奶 茶店可以随顾客的 喜好灵活调整甜度,然而相比之下,麦乳精甜度更高。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或许是别样的甜蜜,但面对如今的小年轻群体,却只有“碰壁”。

    而在“70后”“80后”这批熟悉品牌的群体中,麦乳精也没打赢“感情牌”。翻阅该店的点评记录,记者发现,麦乳精本身的口味变化以及创新的不被认可,或许能解释为何来找“老味道”的顾客也不“买账”。有一位顾客在点评中写到:麦乳精一般,不算特别浓,和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有差距。找不回原来的味道,本想怀旧的消费者难免失望。

    而店中推出“雪顶麦乳精”的创意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各类奶盖类饮料产品在网红店颇受好评,而“移植”到麦乳精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网友认为,麦乳精就应该是麦乳精的样子,不需要奶油,也不用添加棉花糖,喝的就是它原原本本的味道。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