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7
教科卫

肿瘤医院率先建立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诊治中心

“捡漏医生”专治“无从下药”患者


    本报讯 (记者陈青 通讯员王懿辉) 在医院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因病情过于复杂而辗转于各个科室却医治无门,尤其是那些全身多处出现恶性肿瘤的癌症患者。成立一支专门的“捡漏”团队,专注于解决这一特殊患者群体的疑难杂症———记者昨天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肿瘤内科在国内率先建立“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恶性肿瘤诊治中心”,并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及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门诊,帮助过去那些“无从下药”的病人重获生机。

    据介绍,同一患者体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多原发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4%至10.7%。另外,约有5%左右的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转移性实体瘤,但辗转多个科室却始终不能找到原发病灶,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恶性肿瘤诊疗中心主任胡夕春教授表示,这两种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庞大的肿瘤患者群体中总数并不少。

    面对“看不见的肿瘤”,不少医生认为“无从下药”。该中心专家罗志国副教授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检测手段尚不够充分、病理采样不足、原发灶已去除、肿瘤广泛转移致使原发病灶难以辨认等多种复杂情况。胡夕春表示,其实这些患者还是有可能治愈的。为此,胡夕春领衔成立了一支专注于“捡漏”的团队,对这些病人开展更精确病理分析。

    依托该中心,胡夕春正计划开展一项肿瘤“亲子鉴定”的研究。“一个人身上的肝癌和她之前患的乳腺癌有没有关系,是从乳腺癌转移过来的,还是原发的自己长出来的?”胡夕春表示,希望能找到各种肿瘤之间的“亲缘关系”,寻找到最有效治疗方案。目前,该诊治中心已累计接诊患者185人,多学科讨论患者204例。

    据了解,今年4月该院肿瘤内科成立了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诊治小组,9月成立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恶性肿瘤诊治中心,目前设有八张床位。该中心汇集了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妇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介入科、内镜科、病理科、细胞室等多个肿瘤学科的专家团队资源,将逐步为这一少见而复杂的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合理、科学且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该中心已于每周二、三、四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和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