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7
科技文摘

利用宇宙射线粒子μ介子,科学家对埃及金字塔进行非入侵式探测

现身吧!胡夫金字塔里的神秘甬道


金字塔中空结构的3D艺术视图,倾斜位置。为了了解其内部结构的更多信息,科学家利用μ介子 (宇宙线的副产物,能够穿透石头) 进行成像。由于μ介子在穿过石头或空气时的轨迹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能够通过它,区别中空结构和实体结构。
胡夫金字塔王后室里的名古屋μ介子乳胶片装置。

    胡夫金字塔一直是埃及的著名景点,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内部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个几千年未被发现的空间结构。来自法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研究之后,将这一结果公之于众,论文发表在11月2日的 《自然》 杂志上。

    这个名为“扫描金字塔计划”的项目,使用了一种叫做μ介子探测的3D扫描技术,可以探知大型椎体建筑内部的结构。然而,这一隐藏区域的发现,仅仅是开启了神秘而又伟大的金字塔的另一个秘密而已。接下来,科学家还准备对更多金字塔进行扫描。这个世界仍有太多的未知,有待我们去探索。

    ■方陵生 编译

    在埃及的吉萨省,研究人员用μ介子探测器在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内,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被发现的空间———30米长的密室。μ介子是宇宙射线的副产品,而这个密室是自十九世纪以来在金字塔内部首次发现的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示这座拥有4500年历史的古代大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金字塔还有未知空间结构

    埃及古物学者很快放弃了在这30米长的金字塔内部空间里寻找失落宝藏的想法。“找到隐藏墓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艾丹·多德森 (Aidan Dodson)说道。多德森是一位研究古埃及墓葬的埃及古物学家。但专家们希望这一发现能对人们认识这座壮观的金字塔如何建造的问题,带来重大启示。

    这个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胡夫统治埃及的在位时间从公元前2509年至公元前2483年。这座大金字塔由石灰岩和花岗岩块构成,高度达139米,是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古老和最大的金字塔,也是古代世界最令人惊叹的建筑之一。

    这一时期的其他金字塔都建造在地下墓室的上方,而胡夫金字塔却有所不同,在金字塔内部的空间结构体中,就包含了几个大的墓室。其中国王墓室里面放有一个石棺;王后墓室则比国王墓室小一些;还有一条倾斜的通道,被称为“大甬道”(the Grand Gallery)。这几个墓室是在九世纪时被发现的,直到十九世纪时,西方考古学家才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发掘。

    不过,考古爱好者一直想知道:金字塔内是否还有更多的隐藏空间?国王的真正墓室是否另有他处,埋藏在目前还未被发现的地方?

    关于金字塔内部的秘密,“大家提出了许多理论,一些想法不错,但也挺疯狂。”巴黎的遗迹创新保护研究所所长迈赫迪·塔尤比 (Mehdi Tayoubi) 说道,为此他发起创建了一个名为“扫描金字塔”的国际合作项目,来探寻金字塔内的秘密,该项目由埃及古物部负责监督。

    他说,该小组对现有的各种理论“不置可否”,转而开展使用非入侵性技术搜索隐藏空间的行动。

    μ介子透视大金字塔内部

    为了“看到”大金字塔的内部,研究人员使用了高能粒子物理领域开发的一种技术:跟踪一种叫做μ介子的粒子,它们是宇宙射线在高层大气与原子撞击产生的高能粒子,每分钟落在每平方米地球表面上的μ介子多达1万个。敏感的μ介子探测器被用于粒子加速器上,但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它也被用来确定火山内部结构,以及探查日本福岛受损核反应堆的内部情况。

    2015年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学物 理学家森本久 由 ( Kunihiro Morishima) 和他的同事将系列探测器安置在王后墓室中,他们可以从那里观测发现μ介子从顶部穿过金字塔的情况,部分μ介子会被石头挡住,因此探测器可通过 μ介子撞击是否多于预期,来检测金字塔内部是否存在空洞。

    “几个月后,我们就有了意想不到的线索。”塔尤比说道。去年3月,名古屋大学放置的μ介子乳胶片显示的一个重要异常,引起了扫描金字塔团队的注意,这些乳胶片放置在王后墓室中。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科学家用不同的μ介子成像技术调查该异常,他们在不同地方放置了更多的 μ介子乳胶片。来自日本筑波的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另一种μ介子成像技术也被用于王后墓室。两支团队检测到同样的结果:一个未知中空结构 (SP-BV)。

    为核实探测结果,来自巴黎的法国新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 (CEA) 的物理学家团队则使用了不同的μ介子探测器放置在金字塔内外的不同地点。此外,科学家还在胡夫金字塔北面放置了CEA的μ介子望远镜———该中空结构如此之大,μ介子望远镜从外部也检测到了它的存在。

    这三个研究团队都在大甬道上方的同一地点探测到了一个巨大的意想不到的空间。他们各自独立工作,每支 队伍达到 的 置信水平高于99.9999% (超过5西格玛水平)。该大型中空结构被检测到的部分与大甬道大小相似———大甬道长47米,高8米,体积600立方米。SP-BV至少有30米长,与其下方的大甬道有着相似的横截面。

    这项研究结果在11月2日的《自然》 杂志上发表。研究人员说,这个密室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倾斜的,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空间组成。“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塔尤比说,“我们真的感到很兴奋。”

    新发现隐秘空间引来多种推测

    这个空间的用途目的尚未能确定,但塔尤比认为,这可能会是“第二个大甬道”。

    多德森说,新发现的空间内不可能有任何墓葬和文物,因为那里已经发现了一个有石棺的墓室。相反,他推测这个空间有可能是一个“减压室”,目的是减少压在下面大甬道上砖石的重量。胡夫的父亲斯尼夫鲁的美杜姆金字塔墓室上方也有类似的减压室。

    但是,英国利物浦市一位对金字塔多有研究的独立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科林·里德 (Colin Reader) 认为,这个新发现的密室离大甬道太远,不可能用来为大甬道减压。他猜测,这个空间是否就像通往国王墓室的大甬道一样,有可能是通向另一个更高房间的廊道,“不过,需要经过调查才能排除这一点。”

    2007年,法国建筑师让·皮埃尔·乌丹 (Jean Pierre Houdin) 提出,大甬道是一个巨大配重系统的一部分,大甬道地板上滑动的重物可能是用来抬起构成国王墓室的高大花岗岩块的。由此,他推测,新发现的空间可能是更高的第二个配重系统的一部分。

    但这个理论被探查结果否定了,检测数据表明斜坡是不存在的。

    扫描更多金字塔内部结构

    创新只有通过多学科方法才能实现。研究、实验与合作都不可少,就像古埃及人当年建造这些巨石奇迹一样。得益于国际合作,扫描金字塔计划现在已发现了胡夫金字塔中的重要中空结构。

    塔尤比说,下一步他打算扫描埃及的第二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 Alvarez)的团队曾于上世纪60年代使用火花室作为探测器,对这个金字塔内部进行了μ介子扫描成像,并用磁带记录下了这种宇宙射线检测的数据资料。

    他们当时的报告称,扫描区域未发现新的密室,但塔尤比指出,如今的技术已大有进步。“我认为阿尔瓦雷斯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塔尤比说。他的设想是对的,也许有些超前。我们的梦想是向阿尔瓦雷斯表达敬意,我们将在哈夫拉金字塔重做当年的实验,看他当年的猜测是否是对的。”

    相关链接

    扫描金字塔计划

    大金字塔是天才和创意的象征,是人类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确凿证据。在中世纪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马蒙 (813—833年在位) 下令“打开”金字塔。他的团队发现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部分金字塔内部结构。

    2015年10月 扫描金字塔计划启动。科学家运用非侵入性技术———比如红外热成像法、μ介子成像技术和三维模拟,透过层层石块,探测未知的内部结构。

    2016年10月 该项目对外公布了扫描金字塔北面走廊 (SP-NFC) 的结果。该中空结构是用μ介子成像技术发现的,自那时起,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其它几个μ介子乳胶片被放置在这条下行走廊和马蒙入口,用以验证SP-NFC的发现。

    2017年 由名古屋大学学者放在下行走廊的μ介子乳胶片再次证实了2016年的结果。SP-NFC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已经进一步确定,该中空结构看起来像条走廊。它隐藏在北面倒V字型区域之后,已存在了几千年,这个走廊通向哪里? 科学家还将继续探索。

    (本文图片由“扫描金字塔计划”团队提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