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 通讯员焦苇)昨天上午,由教育部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上海报告会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来自上海50余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党员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聆听了报告。
据了解,本次“双巡”活动主题为“牢记时代使命 书写人生华章”。教育部遴选了30名历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展开全国巡讲。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巡讲分六组进行,分赴各省(区、市)开展巡讲。上海是第五巡讲组的首站。
报告会现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汪雨申、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学工办主任徐冶琼、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杨建、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工办主任李琳五位优秀辅导员代表,依次展开宣讲。看似宏大的“道理”,在五位辅导员的宣讲中都化作了身边事、身边理。比如,汪雨申老师分享了上海交大老学长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发展新中国火箭和航空事业的故事;又如,徐冶琼老师讲述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最土博士”腾跃钻进大山深处,抢救民俗技艺和文化的故事。
辅导员巡讲团的精彩报告,引发高校教师和学生强烈共鸣。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闫方洁认为,一方面要让大学生“学懂”“入脑”,从理论高度领会十九大的新理念、新论断;另一方面要让大学生“落实”“入心”,通过集体备课等实现思政课老师与辅导员的协同,进而将系统阐释与重点宣讲相结合,将深度剖析与生动宣讲相结合,使学生把新时代的美好期望转化为点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