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浦东新区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据预测,新区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15年底的82.3万增长到2020年的近100万,老龄化率将由28.2%上升至32.8%,各类养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
据介绍,浦东新区正在先行先试,计划通过公益性养老、市场化养老等探索大众养老的多元化实现方式。同时,新区将大力推动涉老社会组织发展。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300家左右,形成了“伙伴聚家”“爱照护”“手牵手”生命关爱中心等一批有“生命力”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乐耆、乐群等一批专业涉老社会工作机构;同时,还将继续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在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法律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外,浦东新区还将积极推动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服务,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目前,新区已形成瑞福、福苑等一批业内知名的连锁化养老服务运营管理机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今后,浦东新区将通过继续培育本土品牌,引进国内外品牌等方式,形成规模化效应,提升社会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市场在养老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将起“主导作用”,家庭在整个养老格局中则是“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先导作用”,全面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杠杆作用”,调动全社会资源,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主体活力,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