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11月16日专电 (驻陕记者 韩宏)16日,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联合在西安举行启动仪式,中国被盗 (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发布。
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是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指导设在陕西省公安厅的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历时一年研发、搭建的,平台支持使用中、英两种语言,向社会开放浏览,平台网址为http://bdww.sach.gov.cn。它发布的文物信息包括文物影像图、文物类型、文物名称、编号、年代、工艺技法和完残状况等详细内容。
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一、采集新中国成立以来被盗 (丢失) 文物信息数据,由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审核后录入平台,掌握我国被盗 (丢失) 文物情况;二、向公众和国际社会发布被盗(丢失) 文物信息;三、公众举报功能。群众如果获悉涉及被盗 (丢失) 文物去向等有关线索,可在平台内该文物的页面直接进行举报。
据通报,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通过先期调研,已采集了部分地区的2200余条被盗 (丢失) 文物的信息数据,此次先期筛选发布200余条,后续还将陆续采集、整理被盗 (丢失) 文物信息数据,分期分批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