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6
教科卫;广告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D”成功发射


    本报讯 (记者张晓鸣)昨天2时35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三号D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第四颗卫星,也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16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据风云三号D星总指挥兼总师高火山介绍,风云三号D星由有效载荷及平台结构、热控、姿轨控等22个分系统组成,其中有效载荷10台(套)。相对于C星,整星技术状态变化大,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四种仪器为全新研制产品,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谱段、三维和定量探测。

    新增的遥感仪器可以逐步满足气象领域对不断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加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和增强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的新需求: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在不同光谱通道的辐射值,再定量反演得到全球大气温、湿度的三维分布,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评估; 

    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能对全球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一氧化碳等气体柱总量进行高精度探测,可用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源和汇分析、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关系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则分别用于获得磁层不同区域的时空信息和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等参数信息、电离层赤道异常区的二维精细结构、准确定位极光边界等。

    “后续,我们还将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风云卫星总体研制单位八院509所副所长周徐斌说,包括风云三号上午星和下午星,卫星将适时增加新型遥感仪器,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另外两颗风云三号卫星分别为晨昏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和低倾角近圆轨道降水测量卫星。

    届时,晨昏星、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星功能互补,相互配合,组网形成完整的低轨气象卫星业务综合观测能力,实现高时效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高精度光学微波组合大气温湿度垂直分布探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探测,风场精确探测、全球高精度的降水测量以及太阳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等六大主要能力。

    预计,卫星全球观测频次可达每4小时一次,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也可以由现在的6小时提高到4小时,可以将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一倍,预报精度将提高3.0%左右,可以更容易地捕捉到暴雨、强对流等生命周期较短的比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