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婷) 作为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永不褪色的记忆———抗战老兵肖像摄影展”日前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展出的150幅摄影作品出自七位摄影家之手,他们用镜头记录下1931年至1945年间,在抗日战争一线担任作战、后勤保障以及敌后情报收集工作的抗战老兵的肖像。这些老兵年龄最大的110岁,最小的90岁,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他们中有多位在拍摄后离开了人世,这些照片成为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定格。
“通过影像,把那些曾经为民族兴亡激战沙场,而有幸存活下来的抗战老兵拉回人们的视线,让更多的年轻人铭记抗战英雄。”谈及拍摄初衷,参展摄影师之一的杨智军这样表示。他拍摄抗战老兵始于2013年年初,至今已持续了近五年时间。“很多老兵年岁已高,记忆不再清晰,但说到当年当兵的经历,都显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杨智军告诉记者,他曾拍摄过一位叫卢喜才的老兵,面对镜头,老人特别紧张,头也不敢抬,但只要叫到他的名字,他便条件反射似的立马抬头,大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