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4
综合

没有奥数功底,难解“双11”数字游戏


    本报记者徐晶卉

    早在“双11”之前,各大商家就已经推出了各种预售活动。记者日前探访发现,“双11”的游戏规则一年比一年复杂:火炬红包、定金膨胀、满减、返现……预售价和到手价之间,已经变成一条长长的计算公式。难怪网友们集体吐槽:要是没有一点儿奥数功底,简直就没法只身应战“双11”了。

    消费者王女士在天猫某品牌店预定了一个日用品套装,店铺上的“双11”预售价格是69.9元,参与“数字游戏”的有“定金膨胀3倍”“领券后第二套0元”,但王女士怎么也计算不出来为何最后的价格变成了每套24.9元,“我也是学过小学三年级奥数的人,需要多大勇气才能放下自尊询问客服具体的计算公式?”

    大量网友吐槽称,“双11”购物规则一年比一年复杂,光红包就分火炬红包、群战队红包、定金膨胀等多种类型;商家层层设置“数字游戏”,让消费者根本找不到方向。

    而看似减了又减的产品,最终价可能并不便宜。“双11”售价比平时价格更贵,这已经成为电商大促的通病。过去几年,“双11”主要以五折的超低优惠吸引用户,但事实上商家往往会虚抬售价。物价部门曾明确指出这属于价格欺诈,并明文规定:商品打折日之前七日内有原价的实际成交记录才算是真正的原价打折。

    记者发现,此次“双11”活动为了绕开物价部门的规制,不少商家设置了诸如“预售价”“初上新价”“让利价”“用券价”等等众多价格名目,再加上花样繁多的满减和优惠,一般消费者根本没法计算原价。也有电商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不同商品组合售卖也是今年的“套路”,只要稍微加减一些商品数量,价格就能重新定制,根本查不出原价。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