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2
要闻

上海税务部门针对纳税人办税“痛点”“堵点”“难点”,深化“放管服”改革———

28项措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张晓鸣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税务局获悉,市税务部门将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此,从纳税人办税“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入手,上海税务部门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纳税便利度实施方案》,出台六个方面28项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项目深化应用、推进银税互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等亮点。

    瞄准申报缴税次数和时间补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世界银行 《营商环境报告》 覆盖190个经济体,评价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纳税、跨境贸易等10个方面指标。其中,纳税指标主要记录企业在一年内纳税和强制性缴费 (社保和公积金),测量企业管理负担。今年,中国纳税排名位次偏后。

    对此,上海市税务部门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作为下阶段重点工作,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特别是针对申报缴税次数和申报缴税时间等两方面主要内容找差距、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率导向,着眼于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效率,积极优化流程,简并表证单书,压缩办理时长,有效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制定形成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市税务局总经济师蒋旭涛介绍,此次出台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方案主要在六方面有所提升:打造便捷办税体系,缩短办税时长;打造集约办税体系,减少时间准备;打造协同共治体系,简化办税流程;打造智慧办税体系,提高办税效能;打造公平公正执法体系,优化办税环境;打造服务保障体系,夯实办税基础。

    出口退税“免填报”并纳入单一窗口

    在打造集约办税体系方面,为方便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申报,市税务部门开发了全新在线退税申报系统,并在全国率先将新版系统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依托“单一窗口”实现出口退税从申报“无纸化”向信息“免填报”的跨越。

    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退税“无纸化”后,出口企业退税申报的主要“堵点”在于要将海量的报关出口和国内购货信息在出口退税申报环节进行逐笔人工录入系统,企业工作繁重、差错率高。而新的“单一窗口”3.0版出口退税申报系统通过推进与海关、口岸等部门信息聚合,在企业端实现了出口报关信息、国内进货增值税发票信息等无干预自动导入,并可直接勾选配单处理。“企业现在不需要逐笔手工录入了,只需要选出需要申报的信息,轻松勾选就可以了。”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此项创新目前已在浦东新区600余家企业进行试点,今年年末将在浦东推广全覆盖,届时申报的出口退税额将占全市近50%,而明年上半年有望在全市全面推开。

    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推动税收征管方式转变,提高税收征管效能,上海税务部门此次还推出了政府部门间涉税信息互认、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信息共享以及探索与社保、公积金等部门间协作等措施,清理规范各类证明材料、盖章环节和办事手续。同时,深化银税互动工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协作互通,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办事负担。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