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刘畅)11月4日,“2018年总统选举与俄罗斯未来走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京沪等地40多位从事俄罗斯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举办。本次研讨会主要关注以下四个议题:俄罗斯国内政治的变与不变;后危机时代的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对外政策取向和中俄关系的前景。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2018年总统选举结果基本没有悬念,但就中长期发展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变数。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宪举认为,俄罗斯国内的日益壮大的反对派势力、日益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低迷的经济趋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将成为掣肘2018年以后俄罗斯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领域,与会专家认同当前俄罗斯经济已经走出危机,但并未脱离结构性困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军梅认为应当从要求恢复强国地位的角度去理解俄罗斯经济的整体走向,避免割裂俄罗斯经济与大国抱负的一体性。
关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取向,维持对独联体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和保持与西方国家平等的国际地位成为俄罗斯主要的外交诉求。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杨成教授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分析当前俄罗斯的外交行为认为,俄美在军事领域的冲突是一种结构性的冲突,也是俄罗斯被西方进一步边缘化的表现。
对于处在历史最好时期的中俄关系,与会专家表示应当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人文领域的合作,增强互信和理解,从而深化和拓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