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10
人文聚焦

现代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战场》受邀参加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30年后,再度凝眸《摩诃婆罗多》


彼得·布鲁克的 《战场》 是对30年前其创作的 《摩诃婆罗多》 的一次凝练改编。                           (北方布夫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继《情人的衣服》《惊奇的山谷》后,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剧场大师”的彼得·布鲁克又有一部作品来到了中国。以流传千年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为创作灵感的戏剧《战场》,昨日起亮相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献演两天。

    30年前,彼得·布鲁克把现存于世的18卷《摩诃婆罗多》改编为接近9小时的舞台作品,以法国郊外的采石场为席为幕,从清晨演至日落,震惊世界。30年后,他把这部“剧场史诗”浓缩为出人意料的70分钟,成为了另一部作品———《战场》。该剧的另一位导演玛丽-海伦娜·伊斯坦尼说,“这是布鲁克对30年前作品的再度回望与凝视。”

    法国导演玛丽-海伦娜·伊斯坦尼最早作为彼得·布鲁克的助理参与《雅典的泰门》《卡门》等作品的创作,与布鲁克共事了40多年。演出开始前,伊斯坦尼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彼得·布鲁克对现代剧场的重要影响,并不在于给出明确的舞台指导,而在于指引艺术方向,给参与戏剧的人方向感,同时也给见证戏剧的人方向感。”伊斯坦尼说,“舞台呈现给观众的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不能是强加于人的。当叙事足够强烈的时候,就能够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彼得一直在舞台上寻找这种隐秘的力量。”

    彼得·布鲁克接触过的题材相当驳杂,“很少有人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对声色缭绕的音乐剧也产生过兴趣。”伊斯坦尼对记者说。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樱桃园》的成功,一度在西方戏剧界掀起过同剧目的改编、搬演热潮。但布鲁克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此。现年92岁的他常常对伊斯坦尼说,“戏剧需要顺应时代,而不能安于保守。”

    “《战场》是布鲁克对30年前创作的回望,他有一些新的反思在里面,而不是简单压缩时长。”伊斯坦尼说。这部“新《摩诃婆罗多》”选择了原作的最后一章进行讲述:经过漫长而残酷的战争,般度族最年长的坚战被迫成为国王。胜利中带有失败的苦涩,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坚战陷入深深的痛苦和悔悟,质疑他们过去的行为,试图为灾难承担责任。在反思这个历史悲剧、反思战争与冲突的同时,《战场》更多呈现的是人类如何面对命运,净化心灵的问题。“《战场》不仅代表了外部的战场,也是内心的战场。几千年前的长诗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看清现实需求。”伊斯坦尼说。

    她还记得30多年前,彼得·布鲁克初识《摩诃婆罗多》的欣喜,“关于生命的一切都在这本书里。生命如此短暂,如此残酷,又无限珍贵。”1985年首演时,《摩诃婆罗多》 汇聚了来自27个国家的演员。他们赤着脚在泥地上行走,感受着来自生命的重量,时至今日在《战场》中,这一写实主义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

    著名翻译家、剧评家童道明曾说,《摩诃婆罗多》是西方剧场借鉴东方神话反思战争的一次创作,“演员的身体接触着土地,越往后走,就越接近先秦时代的感觉。要弃智,表现方式是以拙见诚。越简单的东西,越没法作假,越需要投入、真诚”。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