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启哲
秋日天高,却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中平添了几分凄婉。昨天早上,文艺界人士与戏迷共同送别越剧表演艺术家、“傅派”创始人傅全香。追悼会开始前一个多小时,就有戏迷静静在大厅外排队等候入场。大厅内外循环播放着傅全香的经典作品唱段,傅全香最知名的角色是祝英台,而今“祝英台”终化蝶而去,“越剧十姐妹”在天堂相会。
10月24日,傅全香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4岁。她是“越剧十姐妹”中最后走的。从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组成的“三花一娟”到后来的“越剧十姐妹”,上海见证了几代越剧人的芳华绝代与蓬勃发展。
回溯傅全香的艺术之路,《梁山伯与祝英台》 里化蝶殉情的祝英台,《孔雀东南飞》里只求比翼齐飞的刘兰芝,《情探》中愤而自尽的敫桂英,以及《李娃传》中剔目劝学的李亚仙,傅全香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为观众传递出追求爱情、坚贞不屈的美好品质。
傅全香对人物塑造追求极致,从未停滞艺术探索的脚步。上世纪50年代,傅全香专程前往北京,向川剧艺人阳友鹤学习,而彼时她已是全国闻名的戏曲名角。为人所称道的《行路》一折中,傅全香长袖善舞,文戏武唱,令其成为越剧舞台上一出百看不厌的折子戏。
追悼会现场,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感怀傅全香艺术探索的执着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合作戏曲电视剧《人比黄花瘦》,他说:“傅老师将戏曲程式与生活细节相结合,去探索如何适应电视媒介。”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当年自己曾向傅全香学习越剧,如今重温当年演唱“祝英台”,感慨“老师的唱腔真的精妙好听”。
舞台上的角色命运坎坷,舞台下的傅全香与病魔持续斗争了30年。1983年,傅全香就被查出罹患癌症。2月底,傅全香进行了一次手术,两周不到伤口还没复原,她就缠着绷带赶赴香港,和老搭档范瑞娟联袂演出《李娃传》全剧。十年前,傅全香曾经历了一次“鬼门关”。2007年7月,傅全香在医院突发脑梗至深度昏迷。近一个月后,她终于睁开了眼睛。越剧演员、跟在傅全香身边学戏数十年的弟子陈颖,还记得苏醒后的老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最近演了什么戏?在哪里演出?”陈颖感慨,老师就是这样,一生最关注越剧,无论病痛折磨,仍然坚持创作、演出、教学。
斯人已逝,她的流派艺术和追索精神将由后辈接续。传承好流派艺术,让越剧源远流长,便是后辈对这位永远的“祝英台”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