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9
国际;专版

罗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纪实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罗店的非遗保护发展机制也更加趋于完善,由政府主导,百姓参与,专家指导,社会支持的端午罗店龙船文化节已逐渐成为引领罗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型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罗店龙船的制作工艺、表演技艺、仪式工序等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在对以“罗店划龙船习俗”为重点的非遗保护实践中,罗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一、壮大了“非遗”保护的力量

    在“罗店划龙船习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罗店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就迅速展开,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扶持、保护单位具体负责、基层单位和社会团体紧密配合、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崭新局面。

    二、留住了古镇历史的记忆

    通过对“罗店划龙船习俗”历史挖掘,不仅形成了本项目的历史档案、艺术档案,而且也挖掘了与其他非遗项目的文献与历史资料。

    三、打造了民间文化的亮点

    龙船文化已成为罗店的文化名片,成为罗店的特色文化,罗店也因此而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成为百个上海市乡土文化符号之一,罗店龙船文化节也成为了上海地区标志性端午节庆活动。

    四、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罗店龙船造型之美,表演之精彩在当地的民间艺术中堪称一绝,声名远扬。先后赴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进行了艺术交流。罗店彩灯也曾多次受邀参加新西兰元宵灯会,推荐参加市级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受到众多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五、引领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罗店在打造品牌文化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品牌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镇共有50多个民间艺术团队。罗店中学管乐队既能演奏中外经典名曲,也能演奏民间小调,曾先后出访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还登上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2016年,罗店的民间艺人创排了大型诗歌舞剧《血色丰碑》,不仅连演十几场,还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专场演出。

    接下来,是罗店镇将秉承“坚持文化引领,促进产城融合”、“传承七百年花神故里,打造长江口上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总目标,按照“挖掘、梳理、修复、鼎新、传承”的要求加快罗店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建设体系,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努力打造罗店文化品牌,形成罗店文化亮点,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多、更广泛的惠及广大百姓。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