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10
文化;广告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贵州文化周昨启幕

多彩贵州文化惊艳亮相申城


《多彩和鸣》歌舞诗以贵州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展现多彩贵州的民族文化及独具魅力的非遗资源。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讯 (记者徐璐明) 昨晚,由贵州省歌舞剧院出品的大型歌舞诗 《多彩和鸣》亮相上海大剧院,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贵州文化周揭幕。昨起至11月13日,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和鸣》、花灯戏 《月照枫林渡》、“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将在艺术节一一亮相,全方位展现贵州多彩和谐的民族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非遗资源。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腹地,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交相辉映,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最为凸显的地区之一。《多彩和鸣》歌舞诗通过对贵州苗、布依、水、侗、彝五大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精选与打磨,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其中,布依族歌曲《妈妈歌》由布依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勒尤伴奏。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中,勒尤声与吱吱嘎嘎的纺车声交织下,阿妈对着女儿悠然唱起《妈妈歌》,歌声里有对爱人的思念,也有对晚辈的教诲。而歌曲《阿买垦》则是流传在贵州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彝族哭嫁歌,由数首民歌组成,融合在彝家的婚俗里,婉转曲折、十分动听。

    贵州文化周期间,传统花灯戏《月照枫林渡》 讲述两家酒坊从竞争到联合经营的故事,将贵州浓厚的酒文化融入故事背景中,充满了贵州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国家非遗贵州花灯戏保护传承单位的代表剧目,《月照枫林渡》展示贵州花灯戏当代水准,曾获得包括文华剧目奖、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大奖。此外,“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也于昨天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展出国画、油画、版画等70余件作品,多方位呈现贵州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节日氛围。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