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鹏 通讯员焦苇)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11月7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记者昨天获悉,本届工博会参展高校68所,其中本市高校17所、外省市地区高校48所、境(国)外高校3所。参展项目740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以上的重大技术成果项目60余项。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为支持单位,具体参展工作由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组织。除高校独立展位、统一布展的标准展位、会场区外,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展区、项目路演区。
参展项目中,不乏有在行业领域内领跑,体现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创新项目,如同济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重大航天工程和相关行业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新体系。
高校展区紧扣工博会主题,体现高校“智能、绿色”的创新理念,如复旦大学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性地从类人视听觉机理的仿生研究出发,开拓了机器人在自主开放的方式下通过学习达到心智发育的可能,并成功实现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落地,在高教、汽车、家电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打开了市场。
市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介绍说,去年上海高校科技总经费147.9亿元,上海高校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4517项。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展区今年首次设立路演区和洽谈区,为现场推介项目再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