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4
欢庆党的十九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为了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青浦区在上海率先推行“三级河长制”。图为青浦区金泽莲湖村。

王鹤春摄

庄木弟代表发言。

刘歆摄

赵惠琴代表发言。

刘歆摄

    决胜全面小康 开启新的征程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摘自十九大报告

    庄木弟代表:未来三年,奉贤区将打造“云的故乡、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人的乐园”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生命共同体”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代表说,报告对于生态文明着墨多、站位高、立意深。此前奉贤区自加压力,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站在更高起点谋划辖区生态建设。

    奉贤区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态“底色”,“头枕杭州湾,脚抵黄浦江”,“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绿色行”是它的城市意象。根据该区今年出台的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规划,未来三年,南上海的这片土地将建成各类绿地500公顷、林地3万亩,全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3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成为“云的故乡、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人的乐园”。

    “总书记说,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庄木弟表示,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坚持减量增效、守住建设用地底线,坚持减人增智、守住人口规模底线,坚持减排增绿、守住环境安全底线,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

    奉贤区正在规划建设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的“农艺公园”田园综合体。和人们熟知的商务楼宇不同,奉贤区的农艺公园“混搭”了农耕文化和城市文明元素,是楼宇和庄园的结合体,都市产业、旅游、农业、文化等的承载地。庄木弟表示:“我们守护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在不破坏或不影响原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体系的前提下,吸引工商资本,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艺术于一体,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性资产性收入,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生活方式。

    为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奉贤区探索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承包地“三块地”改革。对于宅基地,按照“离地不失地”原则进行流转,在保障农民满足大于基本保障商品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通过持有货币、配置工商资产、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盘活宅基地。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探索“离地不失地”方法,由区级国有企业统一管理,实现村级资源工商资产化、股权证券化、农村城市化,让老百姓真正获益。对于承包地,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全区承包地全面规范流转,提高都市绿色现代农业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要推进,关键在人。”庄木弟介绍,奉贤区通过探索创建“生态村组·和美宅基”,推动村党组织“堡垒工程”、村党支部书记“班长工程”、村民小组“细胞工程”,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群众自我监督、互相监督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态建设。该区现已出台清五违、清群租、清垃圾,河道美、绿化美、民风美的“三清三美”标准及47条具体操作办法,调动村民参与热情,释放农村治理活力。

    (本报北京10月23日专电)

    赵惠琴代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定力,青浦区坚持了,如今已初尝甜头

    把生态禀赋和地区发展更好挂钩

    ■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

    2013年,国内首个正式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在青浦区落成,这个由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授牌的园区,选址可谓“弹眼落睛”;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计划在青浦区投资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国内一流科技企业的落户选择,同样令人好奇。

    外人看,“金山银山”像是瞬间落地青浦区;但青浦区干部群众深知,绿水青山甘守“寂寞”多少年。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代表介绍,华为之所以选择青浦区,理由有三,即空间、区位、生态环境。如果说空间和区位赢在禀赋,生态则更多是后天“守”出来的。

    青浦区,上海“水之源”,水域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18%,全市21个天然湖泊尽数汇集在此,并且全部位于青西地区。青浦区多年死守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青西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东西两地发展的不平衡情况客观存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赵惠琴表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定力,青浦区坚持了,如今已初尝甜头。

    “报告提到‘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青浦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更大机遇来了。”华为项目像个风向标,前几个月赵惠琴前往广州、深圳、福建等地招商,三天时间恰谈了十几家企业,他们都愿意把总部落户在青浦区。

    “我们已经着手排摸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在青浦区的具体表现。”赵惠琴分析,“生态方面,不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是生态优势的利用,青浦区尤其是青西地区可做的文章很

    多,要深入研究,怎样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把生态禀赋和地区发展更好地挂起钩来。”

    始于201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是青浦区的探索之一。青浦区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理念,对一批乡村进行整治、建设、管理。根据不同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比如朱家角镇的摇橹、商榻镇的阿婆茶、练塘镇的茭白———重建乡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的蔡浜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张马村、以水稻和茭白为特色产业的练塘镇东庄村、“上海传统村落”重固镇章埝村……活力被重新激发,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江南农村风貌。

    生态优势发挥好了能“当饭吃”,青西地区的农民正在成为“美丽乡村”的受益者,“两层高的农宅,现在有不少艺术家租住在这里,他们在农村生活得不亦乐乎。”赵惠琴介绍,“未来三年,我们主要围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湖区建设等,集中连片打造,形成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较大片区,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街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镇。”

    “以前青浦区是远郊、是乡下,现在大家都知道青浦区的好,因为我们有生态优势。”赵惠琴说,“十九大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信,我们要贯彻报告精神,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本报北京10月23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