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12
智库

全球视野中的“一带一路”

———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上海班) 学员观点


4年来,“一带一路”已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果丰硕: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它“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是一条通向美好的道路。

    编者按:“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美好蓝图,需要更多国家的积极参与,需要各界人士贡献智慧。日前,参加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的学员们就“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与合作前景展开讨论。今刊发其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16+1合作”的层次、意义也得到了提升

    米兰·利波瓦奇(塞尔维亚):中国的成就在每个领域都是让人惊叹的,但是更让人感叹的是,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并没有给任何国家带来担忧或者威胁。中国强调和平共处,强调尊重其他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互不干涉内政,也强调平等互利,这些都是中国在以往60年当中外交的主基调。

    中国希望能够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国家能够和平发展,这不仅对中国有好处,对其他国家也有好处。自2013年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16+1合作”的层次、意义又得到了提升。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四分之一,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宽了沿线国家的企业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中东欧国家有共识,就是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塞尔维亚是能够充分从“16+1”的机制当中获益的国家之一。比如,中国的地方与中东欧国家正在形成科学合理分工的体系,其中,塞尔维亚是基础设施协调国。

    去年中国与塞尔维亚一致决定建立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塞尔维亚国家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对接,把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在塞尔维亚,多瑙河上近70年来的首座新建大桥由中国施工,中国还收购了钢铁厂,投资了矿业、煤炭及贝尔格莱德机场等重要项目。塞尔维亚是个小国,但是我们和中国是“全天候的朋友”,这非常关键。在以往的4年当中,双方领导人已经进行了多次的高峰会晤。根据资料,在塞尔维亚经常有5000-6000名中国人,高峰时有15000名中国人,从事各种各样交流和合作项目,这种合作交流是互利双赢的。

    ◆ 应抓住历史性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

    穆罕默德·阿布·艾哈迈德(巴基斯坦):众所周知,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联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它与现在的新丝绸之路相比较,我想到当下人们一直在说的一个词———“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南亚区域的稳定发展。

    我们南亚国家可以真正地成为利益共同体,虽然我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先放到一边,建立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南亚在21世纪会成为关键的区域,对于“一带一路”的成功来说,南亚也会是非常关键的区域,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会对未来的联通性和这个区域的繁荣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亚、中东来说也是如此,我希望未来区域冲突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尤里·库林切夫(俄罗斯):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国家中最大的市场,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由其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对未来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二者能实现有效对接合作,定能给中国及欧亚经济联盟成员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俄罗斯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参与到“一带一路”当中,让中国的产能和投资在欧亚地区,包括俄罗斯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得这个地区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使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得到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我们每个国家内部的发展,包括中国西部地区借此可得到很好的发展,俄罗斯也可以借外力来发展区域经济。

    卡米拉(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中国相邻,曾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驿站,但道路年久失修。中国路桥公司承建和修复的北南公路、中吉乌公路等多条公路让吉国内逐渐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并连通了中吉两国与其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因此,吉尔吉斯斯坦的物流和交通方面的发展相比其他的行业来说更为迅速。

    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运输落后,除了一条通过首都比什凯克的铁路,基本没有其他铁路,要想发展物流只有把交通打通。中国跟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已经计划修建一条中、吉、乌铁路,可以带动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如果吉尔吉斯斯坦没有铁路贯通,只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吉尔吉斯斯坦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物流项目,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物流中心,希望中国更多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还有其他的物流行业进行投资,这样对于我们的人民来说也是非常荣幸的。

    露茜(阿根廷):“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性倡议,我想强调的是阿根廷在“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重要性。阿根廷是一个大国,从地图上看,阿根廷很长,大概相当于从葡萄牙到白俄罗斯的长度。阿根廷在拉美是最大的经济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带一路”不能忽略阿根廷。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那么,“一带一路”如何延伸到阿根廷?从地图上看,从中国到阿根廷有多条路径。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资源,如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我们还是“世界粮仓肉库”。中阿两国同为全球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抓住当前国际社会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革命性的概念,“共商、共建、共享”,致力于促进共同的发展

    菲利普·法苏洛(意大利):“一带一路”建设侧重八大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投资与产业合作,可以讲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战略。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参与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通过“走出去”占领世界市场的高地,这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产能合作重要的起点。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存在意愿和需要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在以往几年当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产能合作成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中国在其他国家的并购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投资者瞄准的国家越来越多,行业越来越广泛,从原来投资仅仅是在资源部门,进入到了制造业部门;不仅仅聚焦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更多地瞄准了发达国家;中国也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高技术的领域,并同时进行收购。我所理解的“一带一路”是革命性的概念,“共商、共建、共享”,致力于促进共同的发展。中国一直强调共同的发展,强调能够让当地人也获益,这些国家在接受中国的投资过程当中,也能够创造就业。

    马哈茂德·阿卜杜拉(巴林):巴林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就有联系。巴林虽然是非常小的国家,只有120万人口,但巴林是交通要道、商贸通道,历史上始终是海湾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海上交通枢纽和各类商品的集散地。随着两国之间的石油交易增长,可以看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中国很多公司在巴林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比如说华为就在巴林建立中东区域总部,同时也有很多的中国人在巴林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之间对于互相合作兴趣越来越高。巴社会普遍希望政府加速向东看、向中国看,以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加快自身发展。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巴林出台了“2030经济发展愿景”,两者在发展理念、发展领域、发展模式上有许多契合之处。两国高层均表示要将两个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