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9
国际

美印军事“牵手”貌合神离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不久前访问印度时表示,美印战略防务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今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完成上任后第五次也是特朗普上台后的首次美国之行,访问成果主要集中在防务领域。

    从表面来看,美印两国军事合作近年来逐步升温,但不和谐音已经显现。美国垂涎的是印度军火订单,而印度企盼的是美国能够提供军事技术。双方在合作中关切的重点存在偏差,即使“牵手”也是貌合神离。

    早在2016年,美国就把印度视为“主要防务伙伴”,特朗普上台后考虑进一步发展与印度的军事联系,一时间两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过去十年,印度向美国购买了共计150亿美元的军火。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在印度建设生产线,前提是印度购买总价大约150亿美元的F16IN战机。

    在9月底的访问中,马蒂斯的另一大目的是向印度出售“海上卫士”无人机。先前媒体报道,印度海军考虑从美国采购至少22架“海上卫士”。

    美印的防务合作真的亲密无间吗?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看重的是与美方的军事技术合作,而美国重视的是其在南亚的多重利益。

    资深军事评论员马尧认为,美方积极拉拢印度的背后是对地缘政治的考量。美国认为,促进美印两国军方建立更直接的双边联系,有利于增进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利益。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美国近年来加强了与印度的军事合作,甚至愿意向其提供航母核动力及舰载机。

    然而,印度在合作中却有另一番考虑。新上任的印度女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在宣誓就职时说,她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国防部门的“印度制造”。“印度制造”是印度总理莫迪主推的政策之一,希望能在印度本土制造战斗机、潜艇等,减少对外国军火的依赖。

    马尧认为,提供军火成品是一回事,转让技术专利是另一回事,因为在美国看来,向印度单纯出售武器而不转让相关技术,实际上加强了印度对美国的军事依赖;而如果印度获得足够的军事技术,那么美国的地位将因此遭到削弱。

    马尧认为,美国向印度提供军火只是将其作为控制和拉拢的一种手段,如果向印转让军事技术,将不利于美国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双方地缘政治领域利益存在冲突。印度洋是当今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而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最强大国家,并拥有一支强大海军。印度海军建设目标是,从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思想转向远洋进攻战略;在控制整个印度洋的基础上,印度希望逐步将战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湾、东至南海、南抵非洲的广大海域。这无疑与当今世界海洋霸权国家———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抵触。

    其次,双方军事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太大。武器装备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障。印度的军工基础比较薄弱,而美式装备既复杂又精密。购买美式装备后,印度在保障方面可能会受制于美国。 新华社记者葛晨 杨定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