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7
教科卫;专版

办优质学校 育阳光少年

——写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河小学建校20周年之际


    在浦东新区金桥开发区,有一所以“办优质学校 育阳光少年”为主旨的小学,她就是创办于1997年9月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河小学。

    目前,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红十字达标校、上海市节水型学校、浦东新区教育局文明单位、浦东新区绿色学校、浦东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浦东新区绿化合格单位、浦东新区红旗大队。

    学校虽然并不是很大,但办得颇有特色。

    办优质学校有板有眼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夯实基础,求实创新,人文关怀,和畅共生”为办学理念,以“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科学人文并举,合作创新皆能”为培养目标,坚持“以课题凝聚人,以课题管理人,以课题提正气,以课题促发展”为发展思路,办学策略逐步得到优化。近年来,教育部门、师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发展认同度高。——学校在孝心课程、童心课程、慧心课程“三心”课程框架下,坚持常规建校、质量立校,聚焦课堂,关注教学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对课程的领导与监管,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加强对课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凸现基础性、育人性、兴趣性、特色性的前提下,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绿色课程、孝文化课程体系,课程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支撑点。

    育阳光少年有方有术

    ——学校重视优良校风的建设,开展以“育有教养之人”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式多样的人道社会服务教育。学校以“阳光中队、阳光少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主题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孝文化教育和红十字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特色,在师生、家长、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为进一步弘扬“孝”的内涵,扩大学校孝文化的外延和影响力,学校完成了校本教材——《爱的记忆》 和 《阳光手册》 的编撰。各年级各中队联手教导处、中队辅导员进行 《爱的记忆》 随堂课的教学,一二年级“孝悌篇”、三四年级“尊师篇”、五年级任选“孝悌篇”或“尊师篇”。在学生接受教育、亲身体验、真实记录的基础上,每班分别推荐“父母感言”和“孝心日记”各2篇,以PPT或其它多媒体的形式展现,邀请家委会成员分别评比。为了积攒一份让学生能带走、一生受用的精神食粮,学校根据新四年规划中提出“开展‘阳光班级’、‘阳光学生’建设项目”和“三心课程方案”的要求,制订了“阳光少年、阳光单项之星评选活动”方案,并专门编写了 《阳光手册》 (共五册),通过孝心塔、七彩苑、彩虹桥、阳光道、收获园五个篇章的形式,引导学生用文字及图片记录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个精彩瞬间、每一段幸福时光。——学校为学生搭设才艺展示的舞台,每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等六大童心主题活动,开设车模、乐木、创意拼贴、舞蹈、管风琴、合唱、跆拳道、足球、毽球、乒乓等30多个社团。校合唱团、车模组参加浦东新区比赛屡屡获奖。作为浦东新区体育传统项目毽球特色学校,毽球队获得上海市比赛团体第三、浦东新区比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学校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抓特色,促发展。

    家校社沟通研究有路有效

    学校探索主动接纳家长、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新途径,改善家校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协作机制。目前学校已设立家长、社区参与学校管理指导小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制度。学校和所在社区、居委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基础及长效机制。通过学校历年来举办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了相应的运作机制,奠定长期合作的基础,使家长有了了解学校的通道,有反映建议的渠道,同时也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声誉通过社区的参与广泛产生良性的传播和影响力。

    校长的话

    让教育充满阳光

    ■李琳

    小学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而不论学生来自何方、是什么样的基础。

    凌河小学20年走过的路程表明,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教育抓在手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生命力和影响力。

    让教育充满阳光,有一种正能量;让学生沐浴阳光,有一种优成长,我们任重道远。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