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谷苗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之来处。”作为建城375周年庆典的一部分,蒙特利尔人用以此为名的展览和街头醒目的巨幅墙画,来纪念他们心中的偶像、诗人兼民谣歌手莱昂纳德·科恩。而在位于城市东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三位曾经遭遇人生裂痕的体操女将,正在世界瞩目的舞台上绽放闪闪亮光。
女子全能决赛依旧是美国队的“地盘”。只是这一次,皇冠归属于一张稍显陌生的亚洲面孔,她有一个很美国的名字———摩根·赫德。
今年16岁的赫德,其实出生于中国广西。两岁前,她被福利院收养,相比其他孩子,幸福有些遥远。但命运有不可思议的反转,一个来自美国的家庭将她收养,一年后,她在体操房里找到了属于自 己的快乐。起初,体操垫上的时光只与快乐有关。可很快,小赫德就展现出过人的体操天赋。业余比赛连连跳级,13岁就达到精英级运动员水平,在青少年比赛中收获连串佳绩后,她于今年正式以成年选手的身份代表美国队参赛。
不过,在众星云集的美国女队,拿一个世锦赛参赛席位并非易事。年初低迷的状态和伤病的困扰,更是让赫德不被看好。但这个倔强的小个子女孩不愿放过任何机会,在拜尔斯等几位名将退出后,她在世锦赛选拔赛中力压其他队友,惊喜搭上了前往蒙特利尔的末班车。
即便已经站上世锦赛的比赛台,预赛排名第六的赫德,依然只被视为队友史密斯身边的绿叶。直到史密斯决赛前意外伤退,成为美国队独苗的赫德才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戴着那略显另类的黑框眼镜,在四个单项中尽情表演,不算完美却足够稳定,首次参加世锦赛的“菜鸟”就这样惊艳世界。“一切太疯狂。能入选队伍并获得金牌是最幸福的事,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全世界。”领奖台上,戴着牙套的赫德笑得纯粹而灿烂。那道曾经的人生裂痕,早已洒满阳光。
为赫德挂上金牌的颁奖嘉宾,正是体操传奇纳迪亚·科马内奇。41年前,同样是在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年仅14岁的她如仙女般翻飞于高低杠间,以一套完美无瑕的动作赢得奥运金牌,也将世界体操历史改写———收获世界体操史上第一个满分10分。
从那刻起,罗马尼亚“体操女皇”展开了辉煌的职业生涯,但出众的美貌与才能也为她招来了魔爪。科马内奇在28岁那年冒着生命危险成为“叛逃者”。此后她辗转美国、加拿大,直到遇见现在的老公巴特·康纳尔,噩梦般的时光才在爱的呵护中画上句号。“1976年奥运会是职业巅峰,也是人生的分界线。回忆过往,我依然愿意想起那些美好片段,依然充满了感恩。”以体操世锦赛代言人的身份重回蒙特利尔,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已经年过半百的科马内奇化着精致妆容,依旧优雅动人。在她身上,早已看不到那段不堪岁月留下的痕迹,唯有历经风雨之后的成熟乐观。人生本就没有满分,只要自己不被击垮,美好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
同样将人生裂缝亲手缝合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丘索维金娜。以42岁高龄再度亮相世锦赛跳马决赛,这位妈妈级老将享受着不逊东道主选手的欢呼与掌声,也仍能展现出不俗的竞技状态。第五名的成绩,她似乎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当她在1991年世锦赛上收获首个世界冠军时,如今身边的对手大多还未出生。
“对体操的热爱,是我来这里的全部原因。”九年前,丘索维金娜为给身患 白血病的儿子筹集医疗费毅然复出,一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感动了世界。如今,儿子已基本痊愈,她也不必再为生计打拼,一份纯粹的热爱足够为她赢得全世界的敬意。“过去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强,在通往未来的路上给我更多力量。”
属于丘索维金娜的体操传奇,还在继续。
(本报蒙特利尔10月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