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方案》明确,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重点保护区域内居民要逐步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集体土地优先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规范流转,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建立统一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并非不需要跨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协调与配合。反而更加强调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首席代表朱春全说。
《方案》明确国家公园定位。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方案》指出,要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中国十大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也是目前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顾名思义,这个试点就是为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而设立的。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东北虎豹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活动半径非常大。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选址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广大区域。
■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
■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这里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拥有大片原始森林,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的主要栖息地。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这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生物物种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还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目前,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面积是10个试点中最小的,也是少有的人文景观的国家公园。
■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普达措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