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作为特色项目,这较为常见,而把美育作为办学特色,则并不简单。而上海市香山中学是从“美术”起步,走向“美育”的,虽一字之别,但境界大不相同。“美术”在香山是被“美育”熏陶的,“美育”在香山是由“美术”滋润的,形成了和谐发展链。
从“美术”走向“美育”,是香山中学20多年办学的真实写照,也是成熟办学特色的典型特征,更是创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的雄厚实力。
从“美术”走向“美育”,显示了香山中学优质办学的大格局观,站在“美术”的地基,着眼“美育”的统领,实现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美术”走向“美育”,呈现了香山中学以美育人的理念境界,着墨“美术”的元素,着力“美育”的渗透,展现特色育人的完美过程。
从“美术”走向“美育”,表现了香山中学全体师生的共识同行,沉浸“美术”的快乐,散发“美育”的韵味,感受美丽校园的赏心悦目。
从“美术”走向“美育”,让香山中学获得发展前行的“术”,得到特色办学的“育”,体验美育香山的“美”。近年来,学校通过内涵建设和开发社会资源,办学质量高位稳健发展,5年内,生源录取分数不断提升,2016年高出市高中录取线49分,本科录取率近五年始终保持在85%以上。校长徐凤强调说:“我们高度重视高考结果与育人价值的完美统一,香山中学走的是育人成才成人的美育之路。”
学校从创建于1995年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起步,从2009年至今连续四届上海市文明单位;2010年6月成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2年列为首批上海市特色高中项目学校;获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如今,美育已成为香山中学的一面旗帜,师生追求美感已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而香山中学从“美术”走向“美育”的旅程,给教育界带来了清新而又深邃的启示。
22年3步走:夯实“以美育人”的发展基础
香山中学与美术有着不解之缘。香山,一个令人想到深秋枫叶烂漫的景色,即使在画板上,也具有极大的联想空间。于是,香山教育人浮想翩翩,脚踏实地,香山与美术产生了共振和共鸣。可以说,学校的办学历史,也是一部从“美术”走向“美育”的发展史。
第一步(1995-2006):美之术一一一逐步形成项目特色。
1995年建校之初,香山中学通过美术学科的强化教学,形成了“以美术抓应试”的项目特色,通过培养美术特长学生,打开一条升学的道路,在社会上渐有“进香山、学美术、考大学”的口碑。
第二步(2007-2011):美之韵一一一初步形成学校特色
逐步实现从“美术教学”到“以美立校,立美育人”的学校特色,丰富以美术为核心的美育课程,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其人文视野;充分挖掘和开拓“大艺术课程”,将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以美促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第三步(2012-至今):美之魂一一一全面创建特色学校
全面创建“美育特色学校”,建立初步体系化的特色教育,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这三步走,既反映了香山中学对美术、美育的认识深化,也做实了美术、美育的发展根基。这种循序渐进,是遵循规律与体现自觉的融合之举。
双轮驱动:构建“以美育人”的立体框架
教育不是单一的,即使是特色,也需要有基础的定位和框架的完善。香山中学清晰地认识到特色要有全面发展的基础,基础要有特色发展的体现。
双轮驱动教育观
香山中学创建美育特色学校,其核心理念是———以特色塑素养,以“双轮驱动教育观”建设学生的未来胜任力。普通高中办不普通的教育,育不普通的学生,香山学生获得的是两个教育过程,即“国家标准基础教育+美育特色素养教育”。香山的学生,因此成为“双轮驱动之学生”。
创建目标和育人目标
学校将美育特色与办学目标对表,以实现特色与办学的有机衔接,提出把香山中学办成一所以美术教学为传统特色;以“美育塑造未来胜任力”为发展理念;以“美———好未来”为特色品牌;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在特色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对话能力的美育特色普通高中。
同时,学校将美育特色与育人目标对接,以实现特色与育人的无缝衔接,提出通过美育教育的特色内容和特色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全过程;培养“敬贤、尚美、乐学、笃行”的学生,把德行的尽善、艺术的尽美、科学的求真融为一体。
资源开发强筑“以美育人”的内外支撑
美术、美育,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体内外的循环,以获得外部的支撑。香山中学与高校携手,与专业团体牵手,与同行联手,致力于校外资源体系建设,形成了校内外互补的发展格局。
嫁接大学资源
学校紧密联系各艺术类高校,了解相关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利用高校的师资和场地开展学校的美育教育。学校目前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视觉艺术大学的生源基地,每年和澳门城市大学联合举办创意面具设计展,也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市电教馆的技术和专业支持。
对接社会团体
学校对接有关美术的各级社会团体,如上海市美协、浦东新区美协、区名师工作室。上海市美协定期安排专业力量对学校的美术工作予以指导,对特长学生予以个别的辅导;2016年6月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书画教学基地在学校正式挂牌,协助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拔尖学生辅导、策划筹办“香山杯”新区中学生美术大奖赛、开设国画和书画拓展课程。同年,浦东新区美术名师基地在学校挂牌。
跨区发展联合体
学校牵头组建跨区发展联合体建设,开展沙龙、画展、教研、联合命题阅卷等相关工作,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和任务,注重专业交流,提升专业品质。
实景写生
美育出人出成绩
美术,要的是作品;美育,要的是人品。两者融合,才是美术之精品,美育之精华。
香山中学的美术外延是有美育内涵的。事实胜于雄辩。请看:迎春时节桃李芬芳,欢呼声中捷报频传;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17年伊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香山美术专业高考成绩再创佳绩,本科录取率达到了96%,再次展现了香山艺术教育的出色。
取得这样的佳绩,源于美术,又高于美术;基于美术,又胜于美术,因为在美术的长河中,有着美育的河床。一位美术老师动情地说:“以美立校,立美育人。美术让我校的美育特色发展得以进一步彰显———不只是美术的‘美术’,我们因材施教,稳抓基础,并兼顾实战性训练,在最后冲刺阶段更多的学生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价值;我们注重的不单单只是美术技巧,更是一种心中
情感和精神品质的抒发与展现,我们香山的学生美术作品有的不仅仅是画面,更饱含着情和爱的内涵。我们的美术成绩蒸蒸日上,靠的就是多年美育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灵熏陶的积累。”
这是对美术高考佳绩的“画面”最力透纸背的“描绘”。
感言
美育是一个办学方略
■徐凤
在香山中学风景中,美术是“这边独好”,而美育更是“意气风发”。
从“美术”到“美育”,香山中学走出的办学新路,说到底是从育人出发,从大视野、大格局、大布局来实现美术教育的内涵提升、美育境界的立体兑现。因为从办学高度、育人宽度、特色厚度,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也能脚踏实地。因此,美术是香山办学的载体,是特色;美育是香山育才的精神,是灵魂。
美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也是完美育人的一种指向。将美育作为办学方略和吸引社会资源的招牌,融入了我们对美术教育、以美育人的理解感悟,契合了时代对一代新人的要求。从办学整体性和育人全面性考量,美术才会变得有分量,美育变得有力量,教育变得有容量。
(作者为上海市香山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