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旸)日前,上海作协在全国率先推出签约网络作家制度,两年一签,王小磊、刘炜、程铭、张书玉等16位作家纳入首批签约队伍。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由作家协会系统试水网络作家签约制,在网络文学20余年发展史上也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首批签约作家里,最年轻的网文作者是出生于1994年的杨艾琳,80后、90后年轻作家占了约2/3。“网络文学长期以来处于自生长状态,这次上海作协探索签约制,是一个起点,也是加油站。希望帮助他们在稳定的生活基础上更加安心地写作。”知名作家、上海市网络作协会长陈村说。
继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后,签约网络作家是上海作协直接扶持的第三批作家队伍。这一制度面向有一定创作实力的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以两年为期,第一年考核合格后,自动延续到第二年;如不合格,则终止签约。重点支持长篇网络小说申报,兼顾中短篇小说集,选题作品须在文学网站上首发并连载不少于五万字,且未完本。除了创作津贴,获选作品将得到一定资助,上海作协也将开展培训班、研讨会、网络文学节等活动,为创作提供支持。
签约网络作家来自起点、晋江文学城、云起书院、云文学网、爱奇艺文学等文学网站,申报作品题材涵盖玄幻、仙侠、历史、推理、都市等多种门类。不少网络作家意识到,重视写作速度的同时,也要提升写作质量,以更高文学标准、美学价值要求自己。刘炜说,“签约网络作家”是一份荣耀,也是责任,“有时在网上更新创作时,难免会陷入懈怠状态,但签约网络作家这一新身份会不断鞭策自我,力争拿出经得起读者检验的精品力作。”
在业界看来,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艺组成部分,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早年“榕树下”到如今网络文学巨头阅文集团,上海凝聚了大批网文作家。2014年上海网络作家协会成立,吸收了200余名网络作家。去年上海原创网络文学销售收入逾2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5.3%。有资深出版人提醒,拥有创新能力的网络作家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网络文学创作同样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经典中汲取滋养,让作品集可读性与艺术性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