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3
城事;教科卫

“三定”破解1.6万辆单车停放难题

浦东塘桥街道主动邀请相关主体参与共治,目前试点道路乱停放侵占盲道等情况已明显改观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浦东新区面积最小的街道,最高峰时辖区内各类共享单车总量竟超过了1.6万辆。面对日益严峻的无序停放问题,塘桥街道从本月起试点全新的“三定”管理模式:定点,划定停放区域;定量,控制单车总量;定责,明确运维责任。

    “三招”连续使出后,街道还“搭台”建立共享自行车管理联席会议,主动邀请交警、派出所、城管、网格管理中心、市政公司、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参与。目前,试点道路共享单车乱停放侵占盲道、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等情况明显改观。

    430处点位划分停放区域

    为了找出群众出行需要的停放位置和实际可以停放的最佳点位,塘桥街道深入现场调研,对辖区内26条道路的非机动车停放点位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停放点位约430处。点位明确后,停放专属区域也随之划定,分为黄白两类,并树立指示牌。其中,白线区域专供共享单车停放,而黄线区域则供居民自有非机动车使用,禁止共享单车停放。由此一来,共享单车和其他非机动车能够合理分开停放。

    从9月1日开始,峨山路、东方路、浦建路三条人流集中、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高发道路,成了首批共享单车管理试点。目前,三条试点道路已完成划线长度共计1800.5米,新增停放点50余处,新增停放长度800余米。

    塘桥街道还建立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一批禁止共享单车进入或停放的场所,主要包括各个居民小区,以及办公楼宇周边空间、居民休闲广场等。

    调控区域内单车总量

    这一边是划定停放区域,那一边,控制单车总量成了又一大管理“重头戏”。根据街道常住人口、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面积的调研,塘桥初步确定将辖区内共享单车总量确定在8000辆。

    经过多次约谈相关企业后,目前区域内的共享单车数量已从最高峰的1.6万多辆降低到1.2万辆左右。摩拜、ofo两家企业的单车数量从约6500辆降低至约5000辆,运维人员也从七八名增加到12名,运维人员与投放车辆的比例从1‰提升到2.5‰。

    9月1日起,管理进一步升级加码。街道委托转运单位配合交警、城管对峨山路、东方路、浦建路进行巡查、转运。截至9月4日,整治转运共享单车615辆。在转运共享单车的同时,还清理了大量长期占据停放区域的无主僵尸车。同时,街道邀请东外滩市政公司和单车企业合作,利用道路保洁人员空闲时间维护共享单车摆放秩序;对未按指定区域摆放的共享单车及时运转,由此,聚集地的停放无序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