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5
时评;国内;广告

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一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的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赵庆寺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致力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五年来重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五年的成绩概括为九个方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同时又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奋力完成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的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