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10
人文聚焦

“偷懒+成功学”模式并不能让你读懂经典

———评英国文学评论家亨利·希金斯所著《如何读懂经典》


    陈嫣婧

    ■文学写作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阅读的特殊性。跟着作者所写的字一个一个去读,凭借皮肤或嗅觉接触到这些文字后的喜悦与悲伤,这是捷径所无法到达的

    ■阅读本身是一种无始无终的行为,因此,它才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更相信,与文学作品相遇不过是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英国文学评论家亨利·希金斯最近出了一本新书 《如何读懂经典》,被很多人标记为“想读”。据说这并非一本新书,五年前初次面世时它的中文名字叫 《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作者很勤奋,背了不少书,找了不少资料,讲解也深入浅出,试图一步步领着那些没什么原著阅读经验的人迅速理解一部作品。而作为读书人,我是古旧派,这样的做法与杀鸡取卵又有何异? 可能还不如管中窥豹,一斑都得不到。

    首先,这“不用读完”和“如何读懂”两个短语给人的暗示性太过明显,说白了便是偷懒加成功模式。走捷径,谁不愿意? 但其实读经典与成功没多大关系。文学和功利原本就是水火不容的。成功学既已迅速裹挟了当下,为什么还不愿放过孤寡惯了的文学经典呢?用一种与其全然相反的价值去驾驭文学作品,这比将之弃而不顾更为残忍。

    且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读了经典就会更成功,应试倒还比较靠谱,能离成功或许更近。然而我粗观此书对作品的解析方法,倒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颇为相似。在最快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圈出重点段落词句,分析作者情感,再了解下写作背景,如此简单粗暴应付考试尚能让人原谅,毕竟拿了好分数是奔着成功而去的;可拿来对付文学作品,实在无利可图又毫无美感,何苦?

    当然,并不是说文学作品就应该像天外飞仙一样虚无缥缈,毫无把握的可能,相反,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存在感便越强,对现实的介入和干扰也会越强。带着思考,理解,乃至参悟的愿望走近一个作品,不但可行而且必要。然而我们必须明白,文学写作,与哲学、历史,或其他人文科学类写作最大的区别即在于,它的写作过程、写作成果和最初的写作目的往往不完全是一致的,即便作者是带着一加一等于二的明确目标去构思作品,在文本完成之后,也没有任何人敢保证它的结果就是“二”。托尔斯泰构思 《安娜·卡列宁娜》时对这位女主人公带着明确的批判性,可当这个人物出现在他的手稿中时,慢慢地这批判的目的被一种更复杂的内心驱动力所扰乱了。最终,安娜成了文学史上非常难以用任何既定的观念去下定义的一个人物,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这就是文学写作的特殊。

    写作的特殊性同时在左右阅读的特殊性。曾有人问我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其他类型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深思后答:在于语言。过于追求对内容的了解、主题的把握、人物的解析,乃至背景知识的掌握,这种做法对作品最大的伤害在于它们都忽略了文学语言的存在,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所占据的根本性地位。读作品,始于语言,归于语言。语言既是载体,又是媒介,更是入口。绝大部分作品的精气神是由语言来呈现的,而不仅仅是叙事。更准确地说,叙事亦不可与语言割裂开来看,否则作品就会失去独特性。无论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还是 《红与黑》 中的于连,也许我们尚可沿着结构主义的思路去归纳出一些故事情节的必然性,然而人物的独特性,情感的独特性,却是怎么也无法分门别类的。越经典的文学作品,越难以被归类,或者勉强归类,如什么历史小说,家族小说,复仇小说,伦理小说等,也只会让读者觉得成色减去大半,有兴味全无之感。所以,带着理性的愿望去窥探一部文学作品固然好,却是不够的。条分缕析固然可以帮助理解,却到底是有所欠缺的,因为文学作品是精神性的产物,其思想层面上的意义虽然重要却不是终极的意义。而要接近某种精神的内质,在文学作品内,非通过语言不可。

    语言是读者在阅读中与作者发生共鸣,产生共情的基础,也是唯一的通道。感性地说,跟着作者所写的字一个一个去读,你凭借皮肤或嗅觉就能接触到这字后的喜悦与悲伤,而这是无法通过整体把握和条分缕析去做到的。所以我更愿意把阅读的过程形容成是去轧一条马路,而不是开一辆车驶向目的地。文学作品的结局绝不是目的地,读没读完,读没读懂,也同样不是。阅读本身是一种无始无终的行为,因此,它才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当然,作为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我坚持文学阅读不宜被神圣化,正如它不宜被功利化。往往正是神圣化的倾向导致了功利化的行为,而这,实在不是文学在当下应有的位置。我更相信,与文学作品相遇不过是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作者为书评人)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