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7
社会建设

这个暑假,萌娃去哪儿了

公益团队搭建平台,个性化暑托项目受欢


    志愿之火点燃绿色军营梦

    ■本报记者 何易 孙华见习记者 王嘉旖

    今年暑假,文汇报“汇帮忙”青少年社会实践公益项目与上海武警总队第八支队共同举办的暑期公益活动“共筑强军梦———上海千名少年国防教育营”活动 (以下简称“国防教育营活动”)再次启动。从早晨五点半的升旗仪式到凌晨的紧急集合,孩子们走进武警部队体验了七天真实的军旅生活。

    成长的道路上,总是难免遇到荆棘,通过短短七天的军营生活,小小少年们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然而,与困难并行的是成长的喜悦,野外拉练中,手挽手的小小身影令人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至今,国防教育营活动已经举办三期。从最初活动参与人数不到十人,到如今活动报名人数高达600多人,战士、老师、家长等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是这项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动力。

    真正的爱,是放手让孩子们在风雨中经受洗礼,培养他们自由飞翔的能力。而这也正是国防教育营活动开展的意义所在———让孩子们懂得勇气与责任,成长为小小男子汉。

    不再娇气,变化最大是孩子

    参加完国防教育营活动,许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在家开始主动抹桌子了;以前从没进过厨房、洗过碗的“娇公子”,竟然不怕油腻,还学会了用洗洁精……“我现在吃完饭都已经习惯性地收好碗筷了。”参加了第三期国防教育营活动的周思辰,至今仍保留着在部队训练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警营生活七天,孩子的变化真的很大。”陈家宝妈妈感慨地说道。“苦着脸”是许多孩子最初进入国防教育营时的状态。但是,在经历了数天的“魔鬼训练”后,孩子们都渐渐喜欢上了警营里团结的氛围。七岁的全李毅是这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特种兵”。他小小的身板和大大的背包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无论是第一天的负重跑,还是最后一天的拉练,他从未放弃。

    第四天打亲情电话的时候,由于限时3分钟,一些孩子没讲完的话只能深深藏在心底。对着电话那头远在百公里外的父母,这群孩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学会了将眼泪含在眼眶,硬忍着不哭出声。他们慢慢长大,不再是吵闹着“要妈妈”的孩子,逐渐变成坚强、勇敢、独立的男子汉。

    结营仪式那天下起了小雨,这群也许从未淋过雨的孩子却在家长们的瞩目中,不怕泥泞,完成了所有汇报项目,带给父母们不小的惊喜。“下一次活动,我还要参加!”陈家宝坚定地说。

    样样上心,是教官也是大哥哥

    武警战士们的无私奉献是国防教育营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动力。战士们从第一期起就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营活动的各项服务中,为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顺利结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训练场上,武警战士是严肃的教官。战术训练时,由于孩子们的臂力不够,带班战士们需要两人一组把孩子们一一举托起,累得汗流浃背;生活中,战士们又是可亲可敬的“兵哥哥”。“一班的孩子们睡午觉了没?”每当午休时间,战士们仍歇不下来。从午觉到洗澡,再到夜间洗漱,年轻战士们对孩子们的生活样样上心。他们不仅要执行自己的勤务,还要时刻注意班里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无论哪个孩子着凉了或是被虫咬了,他们都记挂在心上。每天晚上,各班带班战士在等孩子们睡下后,都要再召开一次“特殊班会”,沟通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和孩子们的实时情况。

    匍匐草地,老师家长甘当移动“直播室”“医务室”

    “洪爸,给我们家孩子拍一张照片吧。”几乎24小时无休的图文视频全方位直播,“洪爸”的两部手机加充电宝都有些支撑不住。这是“洪爸”第二次参与国防教育营的志愿者队伍了。

    在国防教育营,“洪爸”承担起了移动“直播室”的职责。他每天都拿着两部手机,顶着近40℃的高温,快速穿梭在各个班级间,为每个小小男子汉捕捉珍贵的瞬间。

    离得近些,再近些。为了拍到更好的视频画面,志愿者林刚老师也与孩子们一块儿体验了一把特种兵的艰辛。为了拍摄匍匐前进,林刚与孩子们一起匍匐在刚下过雨还未完全干透的草地上。一连长达几个小时的拍摄,对体力来说是莫大的考验。但为了给孩子们留下最珍贵的画面,他还是咬牙全程坚持了下来。

    孩子们常接触的志愿者还有七宝实验小学支部书记毛灵灵。但凡有磕伤、碰伤、头疼脑热,孩子们都知道要第一时间找毛老师。因为毛老师随身带着一个“百宝箱”。临行前,细心的他早就备好各种适合小朋友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从治疗儿童皮疹的药物到跌打损伤的喷雾,事事都考虑周全。

    左图自上而下:小朋友正在学习瞄准;标准的持枪姿势;战士正在帮小朋友系鞋带;小朋友在洗碗;早上五点半的升旗仪式。

    中图:小朋友刚刚抵达武警部队。下图:小朋友正在整队。

    本报资料照片

    

    无忧无虑的暑期背后是一群心弦紧绷的哥哥姐姐

    ■本报记者 钱蓓

    一个暑假的同班生活就要结束,共和新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小朋友们准备了十多个节目,向家长、老师和观众作汇报表演 (题图)。

    演出筹备期间,有小朋友提议表演手语歌曲《虫儿飞》。上海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于文妍吃了一惊———那是去年暑托班教的内容,几个第二次参加暑托班的孩子居然还记得上一年学的东西。

    刚需,名额年年“秒杀”

    暑托真是社区家庭的刚需。共和新路街道今年的暑托班分两期,每期四周,共有30多个名额。报名一启动,两小时内抢光。暑期班6月报名,有的家长4月就打电话去街道咨询了。共和新路街道团工委书记缪昊说,暑期班办了四年,年年“秒杀”,几十个名额对于大量双职工家庭是杯水车薪。

    2014年,上海团市委提出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缓解部分家庭的看护负担。暑托班由上海200多个街镇的团委牵头在社区开办,就近解决周边家庭需求。由于儿童托管涉及到安全、卫生、教育资质等种种问题,很多街镇最开始只是“小步试点”,比如共和新路街道最开始把暑托班场地放在居委会,每逢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开课。政府力量举办的公益性暑托班深得家长信任,当年就收获了口碑。第二年,街道把半日班变成了周一到周五的全日班。

    今年,共和新路街道暑托班的开班周期从6周延长到8周,街道第一次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把暑托班委托给具有教育办学资质的民非机构育能进修学校运营。育能进修学校儿童之家负责人徐丽成为班主任,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和东华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担任老师。各个年级的小朋友混班上课,三四人一个小方桌,每个志愿者看护约四名小朋友。

    徐丽介绍:“我们9点开课,很多家长8点半就把孩子送来了,工作人员8点之前无论如何要到岗。晚上放学规定是4点半,但是有些父母下班晚,没法准时接孩子,我们常常要等到5点到5点半。”

    安全,工作人员心弦紧绷

    小朋友喜欢暑托班,这比正经上学好玩。按规定暑托班不能进行课程辅导,只能开设手工制作、知识普及、安全自护和各类兴趣课程。前两年,高年级学生家长提出多留一点自习时间,好让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今年的课程表就增加了自习课比重。

    暑托班的课程来源有几块,一是团市委配送的精品课程,比如音乐律动游戏课、“通过绘画认知世界”美术课、“变废为宝”手工课等,缪昊说:“这些课程很有针对性,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

    第二类课程是受托机构提供的特色课。徐丽介绍:“除了英语、舞蹈、绘画、朗读,我们还教上海话,在课上穿插一些弄堂游戏,像造房子、刮豆腐刮子之类,小朋友边玩边学沪语。”此外,街道相关部门也会提供课程或者向外部机构购买的补充课程。

    小朋友无忧无虑的暑期背后,是一群心弦紧绷的工作人员。暑托班变为全日班的第一年,缪昊始终忐忑不安,每天下班前都要赶到班上“查岗”,确保不出任何差错。那年街道还为暑托班配备了两名社工,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缪昊说:“我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每年都在进步。去年开始,我们在办班点额外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作为受托机构的社会组织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按照专业教育机构的标准开展安全管理。

    成长,刷出“能力值”

    今年是于文妍第二年参加街道暑托班的志愿服务,刚到班上,她就被去年参加暑托班的小朋友认了出来。时隔一年,孩子们还记得去年的老师,她觉得分外感动。

    于文妍家住场北路,每天来回暑托班要一个小时。开课的日子,志愿者们几乎从早站到晚,“小朋友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她是班上的志愿者召集人,“我们这个班级每天上课的时间和整个暑托班的周期都比较长,在这里做服务相对累一点,我觉得自己好像瘦了。累归累,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早在爱心暑托班之前,上海师范大学就有一项功能类似的志愿服务“爱心学校”,并且形成了系统的服务方案。爱心暑托班在上师大的接力非常顺畅,于文妍暑假过后升大三,届时将把接力棒交给下一届学生。

    基层团组织在这项任务中刷出了“能力值”,缪昊坦言:“最开始两年特别紧张,团工作的精力几乎全部投入暑托班。我们四处找场地资源、课程资源,学习安全防范措施,学着跟孩子和家长沟通。这两年,大家已经习惯一到四五月份就进入暑托班筹备节奏,这个最初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一项常规工作。”

    题图:本报资料照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