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4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特别报道

“下个十年,期待更强‘金砖声音’”

——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


    ■本报记者 王星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9月5日在厦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在记者会上表示,各国领导人决心以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坚定信念,再接再厉,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看来,在中国积极带动下,步入第二个十年的金砖合作,必将全面发光发亮。

    十年前,金砖合作兴起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变革之际,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十年间,历经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的考验,金砖国家渐渐探索出了一条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路。

    “金砖合作机制的建立,本意就是为了通过金砖国家的领导力量去带动全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在金砖五国中,中国、南非、印度、巴西都是联合国南南合作的主要国家,而金砖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初衷颇为相似,都是一种推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此次厦门会晤,泰国、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受邀前来参会,形成了新的‘金砖+’模式,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与交流,尽力帮助他们增强发展能力,使他们搭上金砖国家的发展快车。”张维为说。

    同时,金砖机制也由原先“双轨并进”步入如今“三轮驱动”的新阶段。在加强传统的经济、政治安全合作的同时,人文合作也被纳入金砖合作体系中,成为金砖合作第三支柱。张维为认为,进入“三轮驱动”新阶段后,金砖国家的合作架构将更为平衡,合作布局也更加完善。他说:“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更多是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而对非西方国家的文化认识则较少,相信随着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加强,金砖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也将得到进一步夯实。”

    过去十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12%提高到23%,几乎翻了一倍;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比重也从11%上升到16%;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在张维为看来,鉴于目前世界上还存在许多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声音,作为最大的非西方国家经济体金砖国家的“抱团发力”,将推动并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全球化发展局面。

    对于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张维为充满期待:“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份联合声明只有15条,合中文约1500字,而这次的 《厦门宣言》,足足有71条,12000多字,几乎每条都有非常务实且具体的阐述。有了这样明确的引领,下一个‘金色十年’,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必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当前,国际秩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世界人民其实也都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金砖五国的参与,很多重大紧迫的全球性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大家都会期待金砖各国在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形成共识,发出更为强劲有力的‘金砖声音’。”

    (本报厦门9月5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