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5
时评;要闻;广告

虹口区咬住目标、压实责任,打出“组合拳”、打赢“主动仗”

648个部队停偿项目全部完成


    ■本报记者 何易  通讯员 管明 倪大伟

    部队全面停偿工作开展以来,虹口区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咬住目标,压实责任,抓住关键,合力推进,打出“组合拳”,打赢“主动仗”,截至8月31日,已全部完成648个停止有偿服务项目任务,交出了一份部队和群众点赞的合格“答卷”。

    137次例会逐个项目“过筛”

    有偿服务项目涉及30家驻沪部队、总量位居全市第二,投资大、面积大的复杂敏感项目占比超过20%,不少项目存在合同经营期长、小业主多、利益纠葛深、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等情况,这是全面停偿工作开展时虹口区面临的“考题”。

    位于场中路的驻沪某部天龙汽配城项目有193家商铺,情况复杂,且存有较多安全隐患。虹口区停偿办与部队共同研究部署关停实施方案:对合同已经到期的项目,采取军地联动、携手合作,依法强制收回房产;对合同尚未到期的项目,抓住“二房东”这个牛鼻子,采取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城管、消防等行政联合执法检查,以查促谈,同时协调律师团提前介入做好法律援助,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对涉及“五违”整治的项目,由部队出具委托书,加大力度,及时拆除,对无证照经营、违反消防规定等违法经营行为采取联合执法取缔;对已经进入司法诉讼程序的项目,协调司法部门加快审判进程,通过司法途径稳妥实施;对于业主抵触情绪大的重点难点项目,坚持找准利益结合点、矛盾突出点、政策着力点,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

    虹口区停偿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137次领导小组例会坚持逐个项目“过筛”,真正做到了“一户一策”“一项一案”,确保了停偿工作的全力推进。

    35天平稳关停两大市场

    位于广粤路49-91号的建材、花鸟两个市场涉及180个租赁户、700余经营人口,是市委明确的重点督办项目。接到停偿任务后,凉城新村街道和部队成立联合工作组,把指挥部设在两个市场边上,逐户上门告知、耐心宣传解答清退解约政策。

    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他们通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等方式,对两个市场内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梳理,组织律师、城管、市场监管等30余名工作人员,对重点对象进行深度排查,通过联合巡查、联合告知、联合认定、联合执法,详实掌握项目背景、投资金额、经营状况、租户诉求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精准制定清退策略,综合采取减免租金、经济补偿、行政执法、法律援助等多种手段,为停偿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某业主刚接手经营时间不长,前期投入较大,得知市场即将关停的消息后情绪激动,扬言要做“钉子户”,对工作人员极不配合。为此,街道领导一方面向他讲解有关处罚政策,增强法律威慑力,打消其侥幸和观望心理,另一方面坚持人性化操作,缓解其对立情绪,最终成功说服了该业主解约。

    有部分业主提出搬离后因要续缴社保,希望执照能延期注销,市监所马上协调,给予解决。有的业主因刚付了大额转让费获得商铺,又与上家失去联系,损失巨大、情绪低落,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做工作、出主意,并请律师帮助提起法律诉讼进行追偿,弥补了损失。

    这一切换来了广大承租户的理解和支持。军地合力,仅用35天就完成了两个市场的关停任务,整个过程无集访闹访、无矛盾激化、无安全事故、无行政诉讼。

    倡导“热度+温度”融合做法

    虹口区还积极倡导“热度+温度”的融合做法,各级部门在敢于担当的同时,更加注重及时帮助解决小业主的实际困难,让停偿工作更有“温度”。

    有的商户由于门面较大,短期内无法找到适合经营的新商铺;有的商户子女在商铺附近上学,转学事宜困难重重……“搞清楚广大业主在想什么,最害怕失去什么,然后通过阳光、公平的政策,保护他们的利益,把损失减到最小。”凉城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忠裕说。

    有一个小业主全家都在经营场所吃住,签订搬迁协议后,工作人员通过私人关系帮助找好过渡房,并且免去10天房租;有一家列入关停的餐饮店有不少食品原料需要处理,工作人员就自掏腰包全部买下。

    点点滴滴贴心之举,让许多小业主深受感动。一位承租户感动地说:“他们一次次做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反过来说,我们也愿意配合他们开展工作。”

    “收获还是蛮大的。”很多参与停偿工作的基层干部感慨,虽然“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但锤炼了敢打硬仗的作风、历练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