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击腐败、“黑钱”和假币,印度总理莫迪去年下达“废钞令”,面额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自此退出市场。
作为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最近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 30日,价值15.28万亿卢比 (约合1.58万亿元人民币) 的废钞回收至银行系统,回收率高达99%。一些经济分析师认为,这个数字意味着大量以现金形式持有的“黑钱”实际也被存入银行,而非按照政策预想被作废,“废钞令”效果不佳。
旧版500卢比和1000卢比在印度流通量巨大,废钞前总价值共计15.44万亿卢比,约占全部流通货币的85%。按照设想,由于害怕身份曝光,以现金形式持有“黑钱”的犯罪分子不会冒险把旧币存入银行,大量非法现金将借此被作废。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印度经济分析师维韦克·考尔说,合理的解释是,大量“黑钱”现金持有者借助他人的合法身份,把所持纸币存入银行系统。也就是说,这些“黑钱”非但没有按设想被作废,反而流入银行,参与以旧换新。
按照考尔的说法,就打击假币而言,“废钞令”同样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印度央行报告显示,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印度共发现面值合计57.4万卢比的旧版500卢比和1000卢比假钞,而前一年这一数字为40.4万卢比。
刘曦(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