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7
教科卫;广告

传承文化基因,发展魏氏医术

——论瑞金医院魏氏伤科流派文化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其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三大方面,主要包含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临床诊治、医患关系、学术传承等活动中体现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中医文献古籍、治疗使用的药物、工具及场所等方面。在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中,我们越来越感到文化在一个流派传承中的重要性。

    魏氏伤科流派的中医文化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的,体现在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解读中医学对筋骨疾病、内伤杂病及相关筋骨伤疾病防治等问题的价值取向、认知思维方式独特的医疗行为以及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的总和。魏氏伤科流派的文化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仁爱为本的医德观念、执中致和的行医之道以及习武助医的为医特色。

    首先,魏氏伤科受其发源地域文化的影响深远。魏氏伤科根源于山东曹县。曹县在古称北豪,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深受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思想。魏氏伤科以五常立身,仁术济人:以五常为本,辅以礼智信、温良恭让作为立身行医待人之准则,博施济众,愈伤起废。并且兼容并蓄,合作共进:团结中医同道,相互切磋交流,从不固守门户、封闭发展,善于与同行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中医骨伤科事业,以造福病患。在保存自身中医治疗特色前提下,并不排斥与西医的合作包括运用现代医学的检查及诊断方法。中西骨伤治疗历来各有所长,强调治疗互补,突出中西医疗法在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各自特长的发挥,“唯效是尚”。

    其次,魏氏伤科重视执中致和的行医之道。强调执中即为调失中;致和应为求适中。把致中和作为中医最高境界,可以说执中是方法,致和则是目的。魏氏伤科治伤重视气血并重,辨伤先明确偏重伤气或偏重伤血或气血俱伤。临症用药肝肾为重,同时注重调摄脾胃。手法则强调调复平衡,重视病变局部侧重施法与病变部位上下、左右同取手法结合;补泻手法结合以及点、面、线手法的相结合。另外,伤科导引,类同于功能锻炼,严格意义应为配合呼吸吐纳的活动肢体、动摇筋骨的中医骨伤科治病、康复及保健方法。魏氏伤科导引讲究全面、多部位、多式,共有6部、54式,重视局部部位与相关关节、肢体导引结合。

    同时,魏氏伤科具有习武助医的为医特色。魏家除了祖传治伤手法外,又向沧州武术名家学习少林武术,还向内功名家农劲荪学习内家功法。武功和内家功与家传手法结合,使魏氏伤科手法更具扎实根底。魏指薪在武功、内功的基础编纂了一套伤科手法基本功(放、收、提、降、端),要求气、力、劲三合,使手法临床运用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可以说,文化是影响形成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基因,从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来解读文化的整体观念。传承文化基因,是当代中医人的己任。    (万世元/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