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5
时评;国内;广告

陕西最美“1号公路”全线通车,828.5公里惠及沿线200多万人

沿黄公路串起50多颗散落“明珠”


沿黄公路延安段从黄河伏寺湾前穿过。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28日上午,陕西省在黄河岸边的韩城市芝川服务区举行典礼,宣布陕西沿黄观光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在黄河晋陕大峡谷的西岸,陕西又挺起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公路脊梁,多了一条造福百姓的生态观光致富路。

    沿黄公路全长828.5公里,总投资64.5亿元,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地处陕蒙晋交界,为“鸡鸣三省”之地),南至渭南市华阴市西岳华山脚下,先后串联起黄河西岸的榆林、延安、韩城、渭南4市12县72个乡镇1220个村,与9条高速公路、13条国省干线公路和80条县乡公路相连接,惠及沿线地区200多万人,成为陕西打造沿黄旅游带和经济带的重要依托。

    定位于“观光路、生态路、致富路”的沿黄公路,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生工程,也是该省重点打造的一条生态观光致富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陕西最美“1号公路”。

    纵贯陕西中北部的沿黄公路,有效连通了陕北革命老区与关中历史文化传承区,将成为带动沿线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公路”;有效解决了陕西省沿黄区域的交通瓶颈,完善和优化了陕北和关中东部地区路网结构。

    打通陕北与关中旅游大环线

    千百年来,奔腾咆哮的黄河在晋陕大峡谷“切割”黄土高原的同时,也在黄河两岸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人间奇景。在延川县,它一改怒吼咆哮的形象,蜿蜒曲折形成5个S型大弯道 (这种近似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在地质上被称作“蛇曲”),这就是堪称地质奇观的乾坤湾胜景;进入晋陕大峡谷的壶口时,宽阔的黄河之水骤然收缩,咆哮的黄河水怒吼着跌入“十里龙漕”,形成“怒涛奔泻暮霭垂”的壶口大瀑布奇景……

    沿黄公路彻底打通了陕北与关中的旅游大环线,珍珠般串起了50多处名胜古迹景点:黄河晋陕大峡谷、白云山、杨家沟、南泥湾、乾坤湾、壶口瀑布、黄河龙门、党家村、司马迁祠、洽川湿地、丰图义仓、西岳华山等。

    筑路英雄征战28公里无人区

    沿黄公路宜川段28公里路段,没人居住、没有饮水、没有网络,甚至没有路,只有嶙峋的悬崖峭壁和向西望不断的连绵群山,沿黄公路在这里多处“悬空”,建设者们只能逢山凿壁、遇水架桥。

    “沿黄公路宜川段是延安有记载以来最难修的路,其中28公里路段施工难度最大。前期为了进入施工点,工人们都是沿着山顶盘旋爆破,硬是炸出了277公里的施工便道,这个长度相当于延安到西安的距离。”延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沿黄观光公路延安段项目总指挥呼永兴说。

    沿黄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宜川项目组组长苏东东介绍,宜川段沿线峡谷陡峭险峻,除了586万方的石方工程外,短短28公里路段还要修建37座高跨沟大桥,难度和工程量极大。“平均每隔600米就有一座桥,每隔300米就要炸开一个涵洞,每向前走一步就要炸掉196立方米的山石。”他说。

    业内人士认为,沿黄公路连接“秦晋豫”金三角和“秦晋蒙”金三角两大经济区,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沿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以及沿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特困地区脱贫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鸿认为,沿黄公路的开通将有望从根本上扭转沿黄地区贫困落后状况。可以预见,它不仅将促进沿黄旅游带、产业带和城镇带的发展,未来还将在黄河西岸形成一条闪亮的沿黄经济带。

    (本报韩城8月28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