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
8
圆桌论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商科是最美的学科之一


陆雄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本报记者 唐玮婕

    商科之美,更在于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我,在否定的基础上重建,在反省的基础上提升,永远保持最充沛的创造活力。1977年,复旦最早恢复了管理教育,将时代的契机化为前进的动力,过去40年的发展,已让我们跻身亚洲领先商学院之列,同世界一流商学院广泛交流、对等合作,为中国时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翘楚、商业领袖。

    2017年是复旦大学商科教育创立100周年。1917年,复旦创设商科,复旦也由预科制公学升格为本科制大学。

    经历和参与了其中三分之一历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对于“商科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商科之美源于其同商业实践相向而行。商科解释、指导、引领商业实践的发展,而商业实践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回顾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用“财富大爆炸”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商科研究与教育也为这一历程贡献着重要的力量。陆雄文指出,“对于复旦管理学院而言,我们不仅要通过在国际学术、教育排行榜中的进步来证明我们在全球管理教育界的地位,我们更要探究‘中国商业奇迹’背后的缘由与机理,创建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体系,与西方管理思想对接、融合,影响与指导中国与全球商业实践与创新,同时培养更多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崛起、贡献全球商业一体化发展的职业经理、企业领袖和学术专家。”

    百年商科,蕴含独到之美

    “在我心目中,商科是最美的一个学科。”陆雄文说。

    在他看来,商科之美在于其严谨。如同数学、物理学等任何一门科学,商科也是由大量逻辑和实证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商科之美在于其丰富。从一开始专注机器生产的组织到今天跨国经营、虚拟组织、创业创新、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战略,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伸展。

    商科之美在于其精妙。它基于数学、经济学、心理学,萃取更多其它学科之精髓,融合贯通,整理提升,既解读、指导日益复杂组织的商业世界,又直视商业主体———人的内心世界,解读人性与人心。

    商科之美在于其柔性。它复杂的知识结构可以不断地重组、再组,从而建立起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与商业模式。

    商科之美在于其自新。几乎没有一个学科如它般与时俱进,乃至每天它都能从实践中获得灵感,每天都在自省,并寻求创新。

    商科之美在于其价值。它的任何应用都在改变、创造我们每个人每一天 的 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与质量。美术、音乐、表演乃至建筑都是有关美的学科,可它们理论的演进是缓慢的,应用的时空也受到限制,而商科每时每刻在每一个空间为人们提供着色彩斑斓的生活。

    不断反省,不短视、不自私、不傲慢

    人类商业实践的历史要比商业学术研究久远得多。远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就有商人活跃其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交易纽带。希腊是西方商业文明的源头,那里独特的地理条件促成了海洋城邦商业文明的兴起,并且孕育出欧洲第一个先进文明——雅典,以及第一个来自欧洲的帝国——马其顿帝国。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充分观察到商业对于当时希腊城邦生活的重要作用,承认商人和手工业者是城邦生活的一部分,是“达到城邦自给自足的捷径”。

    在中国,商业虽然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孕育,但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则是到了春秋后期才出现,第一个商业繁荣的高峰期更是诞生于汉代。

    陆雄文表示,商业实践对世界物质形态和民族文化格局的实质改变源于工业革命,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人类时间里创造的。

    美国经济学家戴尔德丽·麦克洛斯基的研究表明,过去200年中,全球人均日收入提高了10倍,从3美元变为33美元,而且某些国家增加更多,高达30倍。对最近200多年来人类财富的积聚增长,她称之为“财富大爆炸”。

    而中国过去40年的变化,用脱胎换骨、翻天覆地和“财富大爆炸”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们从1976年国民经济处于非常困难之中,经过改革开放,创新创造,到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的 GDP是11万亿美元,紧随在美国的18万亿美元之后,是仅有的两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全球一些重量级的商业榜单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名字,而且排名也越来越靠前。”陆雄文说。

    然而,他也指出,与商科研究与教育相伴而行的实践也因人性的缺陷而易陷入伦理的泥潭,其一在于它的功利,其二在于它的狭隘,其三在于它的傲慢。要克服这三者,就要不短视,要着眼于长远而不只顾眼前;不自私,不以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谋利;不傲慢,不试图用商业力量去影响一切,不因商业成功去掌控一切。

    陆雄文表示,商科之美,也在于它总是不断发现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去反省、去弥补、去规范、去修炼,让人性之美发扬光大,让人性之陋得到约束。这也是过去100年商业实践与商业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

    指导商业实践与创新,助力中国崛起

    在陆雄文看来,商科之美还在于它的创新创先,与科技进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商业实践,科技成就很大部分会被束之高阁,或成为博物馆的展品,或成为少数精英顾影自怜的道具。没有商业实践,科技创新会缺乏灵感来源,会缺乏有效转化与应用,会缺乏内在价值的充分实现与繁殖增长。从福特公司开创汽车大众消费时代,到亚马逊、阿里巴巴的成功,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1917年,复旦首设商科,成为最早将商科教育纳入民族自强自立的历史叙事之中的大学。以此为开端,复旦商科开始了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创举。

    复旦商科以“灌输近代商业管理与经验,造就适于实用之商业专门人才”为宗旨,广为引进海归教员,多数课程用英语讲授,1927年首招女生,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倡导社会试验,设立“国民合作储蓄银行”,校内外均设营业部,业务由商科学生承担,后又成立银行经济研究会、创办商业博物馆。

    他同时表示,商科之美,更在于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在否定的基础上重建,在反省的基础上提升,永远保持最充沛的创造活力。1977年,复旦最早恢复了管理教育,将时代的契机化为前进的动力。过去40年的发展,已让复旦管院跻身亚洲领先商学院之列,同世界一流商学院广泛交流,对等合作,为中国时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翘楚、商业领袖。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