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tangwj@whb.cn
问 为何眼前有“飞虫”?
答 王一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退休的张阿姨喜欢跳舞,经常和老姐妹们参加比赛。但最近她老觉得眼前有虫子飞,用手去抓,怎么也抓不到,挥之不去。张阿姨十分困惑,到医院眼科就诊,获得的诊断是“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 和“玻璃体后脱离”。
我们的眼球里面充填着很大部分物质是玻璃体,约占眼球内容积的4/5。正常状况下玻璃体紧贴着视网膜,无色透明,呈凝胶状态,犹如小孩吃的透明果冻。玻璃体对眼内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的胶原纤维支架结构会发生塌陷或收缩,导致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离开视网膜),此现象在50岁以上的发生率约58%,65岁以上为65%-75%,所以飞蚊症和玻璃体后脱离多见于老年人。
多年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玻璃体的上述改变会提前,因此发生飞蚊症的年龄也相对较早。当发生玻璃体后脱离时,患者会注意到眼前有漂浮物,如点状物、飞蝇、环状物等,这是浓缩的凝胶体漂浮到我们的视野内所造成的。
一般而言,飞蚊症不会对视力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很让人讨厌。有的会随着时间推移,玻璃体内浓缩的凝胶体会解体、消散或吸收,飞蚊症得以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飞蚊症属于“云雾移睛”(《证治准绳》) 范畴。对于飞蚊症,目前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民间验方和叶黄素治疗飞蚊症,都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但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等中药,可能对改善飞蚊症患者的体质有所帮助。
发生飞蚊症时,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排除飞蚊症的其他原因,如是否存在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炎等。如果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构成牵引,患者视觉还会出现“闪光”感。牵引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破裂,产生玻璃体积血,患者眼前会出现“红色的烟雾”。如果过强的牵引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和视网膜脱离时,视物有被遮挡的感觉。
总之可以归纳三点:一是发生飞蚊症不可怕。飞蚊症一般不会对视力有较大影响,要注意情志调畅,避免急躁,并到医院查明原因。二是不要迷信特效药。饮食适当清淡,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老年人和高度近视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用眼、屏气用力和头部震动,如长时间看电脑,搬提重物和激烈运动。三是飞蚊症不断加重,明显影响到视力、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像张阿姨这样的患者,参加一些平缓活动,不再剧烈的蹦跳,飞蚊症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问 葡萄膜炎是什么病?
答 王一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小唐今年25岁,健康阳光爱运动,可最近他左眼有点发红,他以为是常见的红眼病,就拿了一瓶前不久得结膜炎时在医院开的眼药水滴用。过了几天,小唐眼睛的充血没有好转,还有点疼痛、怕光,视力也有所下降。小唐不敢马虎了,请假到医院的眼科就诊。医生得出的诊断是:左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由于耽搁几天了,已对视力造成了影响。
虹膜睫状体炎究竟是何种眼病? 得从什么是葡萄膜说起。
我们的眼球壁有三层,中间层就是葡萄膜。从前到后,它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组成。为什么称葡萄膜? 因为这一层富含黑色素和血管,好似黑色的葡萄。为保证眼睛看清外面的世界,葡萄膜功劳不小。前面的虹膜构成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中间的睫状体分泌房水,维持眼压和营养眼睛,还通过悬韧带对晶状体的牵拉,起着调节屈光的作用;后面的脉络膜血管丰富,供应着眼组织和视网膜的营养,其中丰富的色素起到眼球遮光和暗房的作用,这样外界光线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正因为葡萄膜富含血管和色素,携带的抗原也较多,这些特点都使葡萄膜容易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
葡萄膜病以炎症最为常见,且多发于青壮年,且常常合并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椎炎、银屑病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 (Reiters,Syndrome)综合征等。葡萄膜炎常反复发作,治疗棘手,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葡萄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前葡萄膜炎通常有突发的眼痛、眼红、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小唐患的是虹膜睫状体炎,简称虹睫炎,属于前葡萄膜炎的一种类型。
中间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发病较隐匿,多不能明确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只有少数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重者可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或暗点、闪光。对于确诊为葡萄膜炎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特别要询问有无骶髂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尿道炎、消化道异常、呼吸系统异常、牛皮癣、皮肤病变等,以确定是否伴有强直性脊柱炎、赖特综合征、炎症性肠道疾病、牛皮癣性关节炎、结核、梅毒等疾病。
对于急性前葡萄膜炎,治疗的原则是立即扩瞳以防止虹膜的粘连,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前葡萄膜炎绝大多数不是感染因素所致,因此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葡萄膜炎多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有的还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长期使用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好在经过眼科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小唐的眼睛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快可以康复。
问 备孕患上子宫肌瘤怎么办?
答 肖义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科医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部位子宫肌瘤分为粘膜下子宫肌瘤,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
长在子宫腔内的粘膜下肌瘤,可能妨碍未来的胚胎着床,导致不孕或流产,因此无论有无症状 (通常伴有月经量过多或者月经淋漓不尽的症状),一经发现,都建议在怀孕前或胚胎移植前手术处理。目前认为,粘膜下肌瘤最好通过宫腔镜进行手术剥除,但禁用电切器械处理内膜,否则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影响怀孕!
长在子宫表明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如果没有产生压迫症状,如尿频 (压迫膀胱)、便秘 (压迫直肠)、腹胀等症状,一般不用积极处理,可以准备怀孕。
对于长在子宫肌层中的肌壁间肌瘤,是否处理要结合症状、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形态、肌瘤大小等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大于5厘米的肌壁间肌瘤,建议怀孕前手术处理,对于做试管婴儿助孕的患者,先取卵攒够4-6枚胚胎冷冻后再行肌瘤手术,根据手术中情况术后避孕一年至两年不等,等子宫创面恢复好以后再行胚胎移植,避免孕期子宫破裂。对于小于5厘米的肌壁间肌瘤,如果伴有月经量增多甚至贫血、或者B超发现子宫内膜形态发生改变、或者既往有多次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史,一般建议怀孕前积极处理,同样做试管婴儿助孕的患者,先攒够胚胎再处理肌瘤,然后行胚胎移植。如果患子宫肌瘤患者不存在以上这些情况,考虑到手术本身的创伤,不建议行肌瘤手术,可以积极备孕或助孕,不用过分担心肌瘤对怀孕的影响,怀孕后定期产检,密切随访。
如果怀孕之后才发现得了子宫肌瘤,怎么办?
不用过分担心,既然你已经怀孕,如果胎儿发育正常,当然要和肌瘤“和平共处”,一般来说,怀孕后由于本身激素的变化,子宫肌瘤可能会变大,只要没有症状就不用处理,等孕晚期近分娩时根据肌瘤大小、部位以及结合产科因素,由产科医生综合评估分娩方式。一般来说,如果肌瘤的大小和部位不影响产道、无头盆不称等其他产科因素,可以顺产,产后子宫肌瘤会逐渐缩小,免于手术。如果产科医生评估需要剖宫产,一般除了浆膜下子宫肌瘤可以术中同时手术处理,其余部位的肌瘤并不建议手术剥除,因为孕期子宫血供丰富,术中同时剥除肌瘤容易发生大出血,得不偿失,术后随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