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1887年客利饭店安装电梯、电风扇,冬天用火炉为房间取暖;1897年上海大纯纱厂使用喷淋龙头用于车间消防;1915年上海仿制成功国内最早一台国产电扇……如今,这些老物件安在?
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筑遗产价值思考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从古代的宫殿庙塔到近代的居民里弄,再到近现代的工业遗产,建筑遗产的价值认定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蒲仪军认为,在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过程中,原有的建筑设备通常是被忽略保存的部分,如能认识到这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并加以保留甚至再利用,将更能诠释历史建筑保存的整体性价值。“对待历史建筑中建筑设备的重视态度,应该提高到等同于建筑风格、材料的地位。”
在蒲仪军进行的上海近代历史建筑设备普查中,有不少可喜的发现。比如,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卫生间洗浴设备,分为淋浴和浴缸两种,站立式淋浴器可以上下立体喷水,非常少见,更难得的是,目前仍可以继续使用;和平饭店一层东北侧有一间配电房,遗存有一组上世纪3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老式配电设备,虽然已不能使用,但外观保存完整,真实反映了当时世界先进工艺仪表的风采;宋庆龄故居里的暖通空调、给排水、通讯原物保存,防雷系统仍在运行;锦江饭店北楼、孙科住宅、浦发银行还保留着当初的暖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