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
11
记忆

跟杨永直学写作


    邓伟志

    在纪念杨永直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看到杨宁生在他的纪念文章中讲到 《为谁谋幸福》 一书。这让我回想起杨永直部长写这篇文章的日日夜夜。

    《为谁谋幸福》 出版于1963年,写于1962年底。那时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习室工作。学习室是由兼任社科院院长的杨永直亲自抓的。组成人员名单是由他在海格大楼宣传部会议室宣布的。他出于对学习室的厚爱,幽默地对副院长兼室主任的庞季云说:“你是室主任,我是班主任。”他经常来学习室讲话。因为学习室的培养目标是政论家,所以他时常对我们讲“为谁学习”、“为谁写作”。他说这是涉及人生观、世界观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文章才能写好。至于如何写文章,他既反对望文生义,又反对无病呻吟,他反对不着边际的对牛弹琴,强调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这跟今天流行的“问题导向”一说十分相近。他对我们讲,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分析的时候不要老调重弹,他反对拾人牙慧形而上学,他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 《解放日报》 创刊人之一。“反对党八股”时,他在延安 《解放日报》 著文 《反对用党八股“反对党八股”》,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在陕甘宁边区引起广泛关注。有一次,他在学习室跟我们讲如何提炼新观点,强调从“实事”中“求是”。庞副院长插话,问我们:“你们知道一百二十多年前宋学派代表方东树吗?”我们羞涩地说:“不知道。”庞季云说:“讲出‘夫即物穷理,非即实事求是乎?’这一著名论断的方东树是永直同志的伯曾祖父,永直同志原姓方。”

    杨永直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他在写 《为谁谋幸福》 时处处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十分了解现实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如他书中所批判的“有一位女青年公开声言‘谁有钱,我就跟他走’的错误说法,都是他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又布置学习室冯德印收集类似的言论。杨永直坚信马克思主义,他在提升新观点时很注意钻研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还吩咐我为他提供马列有关幸福的论述。由于我们水平太低,成书时,我们提供的资料他采用得不多。实际上他不是指望我们提供材料,而是让我们参与写作实践。

    重读 《为谁谋幸福》,可以看出他深入了解了很多“实事”,正像他在书的开头所写的:“听到许多街谈巷议,也看到许多报刊文章,也读过许多信函书简……”连续三个“许多”,说明他是“采得百花酿得蜜”。重读 《为谁谋幸福》,可以看出他旁征博引,从马克思、毛泽东到黑格尔、穆勒等人的文章,他都引用得当。重读 《为谁谋幸福》,可以看出他观点鲜明,敢于亮剑。正如他在结束语中所说的:“让我们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被剥削人们的幸福而奋斗吧,个人的幸福亦在其中矣!”

    杨永直的 《为谁谋幸福》 是我们当年,也是今天学习写作的范文。

    (作者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