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在互联网企业工作,时差天然会往后拨几个小时。王静进入创业公司“拼多多”之后,工作时间是中午11点到晚上8点。不加班的时候,夜生活自然从晚上8点以后开始。
王静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两个月前入职时,已经把周围的健身场所都扫了个遍:传统健身场所晚上10点关门,不在挑选范围中;天山路娄山关路附近的24小时健身房倒是有三家,Joyfit、乐刻、金吉鸟,王静挑了一圈,最后选择以操课为主的乐刻。
晚上8点半一般是王静进入健身房的时间,目的是赶最后一节操课———即便是24小时健身房,教练也不会24小时守候,一般也是在10点前结束———此后,整个健身房处于“无人运营”状态,任何会员只需要在门口刷卡,就可自行进入。
完成操课之后,王静会在深夜10点左右开始跑步。她告诉记者,那是一个很微妙的节点,一批会员在团课结束后匆匆离去,又有一批会员会在10点以后进门开始训练———10点半之前,十几台跑步机一般都客满,需要见缝插针地抢位置。
王静的家和公司离健身房都不过咫尺之遥,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健身时间会“正常”。相反,由于时间自由,周末时间,她去健身房的时间通常更晚———与朋友吃完饭,逛个街,商场打烊了再去健身,通常都是晚上10点之后的事。王静说,她很享受一边跑步一边欣赏窗外夜色的感觉,“深夜健身房比白天少了一份呱噪,更加清静,很适合都市夜归人。”摄影 袁婧
深夜健身的人,也不全都是“非正常职业者”,比如杨家强就是典型的“朝九晚六”,但他不愿意去传统健身房,最大的原因是“自由”。
“晚上6点下班,7点吃饭,吃完饭小憩一下,等到了健身房,基本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杨家强这么描述自己的状态,“我每天入睡时间都在凌晨1点左右,半夜之前有充足的健身时间。”
杨家强健身的原因是为了减肥,乐刻的墙上到现在还留着刚开业时他的照片。“那时候我的体重有200多斤,坚持健身一年多,如今下降到170斤。”他的健身理念在于自由和随兴所至,“健身不能像工作一样,拼命去赶时间,健身是一种状态,每个人每天的状态和心情都不同,要挑选更适合自己状态的时间点去健身。”
与王静不同,杨家强不刷操课,每次健身都是“1小时跑步+1小时力量训练”,时间久了,也认识了很多同行者。他有个经常约跑步的“搭子”,是个设计师,也在附近上班,经常加班,通常晚上9点半以后会出没在健身房里,12点左右离开。
杨家强告诉记者,深夜健身者的职业特性比较明显。比如,晚上10点前后进来的健身者,大部分为男性,“码农”或者金融工作者为多。到了11点前后,会有一批会员进来,主要是餐饮工作人员和附近商圈的服务员。11点半之后,健身房里的人会逐渐减少。不过,有一次,他凌晨4点多来健身房锻炼,竟然发现已经有人在跑步,一问之下发现,也是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失眠睡不着觉,索性起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