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8月11日专电 (驻鄂记者钱忠军) 华中农业大学果树病理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线形双链RNA病毒,这是迄今国际上已知的最长病毒。该病毒处于从正单链RNA病毒到双链RNA病毒及从“裸露”病毒到外壳包被病毒的进化过渡地位,且具有很小的基因组却包被在超长的病毒颗粒里面,预示一种新的病毒装配机制。
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刊物 《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了华中农业大学王国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这一成果。
华中农大徐文兴副教授介绍,病毒可以侵染所有细胞生物,杆状、线状等,有些病毒为裸露状态。其中,正单链RNA病毒很多呈线形,而双链RNA病毒大部分呈球形。
大量报道显示,双链RNA病毒从正单链RNA病毒进化而来,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线形的双链RNA病毒,这在病毒进化上一直是未解之谜。
刺盘孢是侵染果树、茶等园艺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华中农大研究人员从刺盘孢内发现了一个新的双链 RNA(dsRNA) 病毒,命名为山茶刺盘孢线形病毒 (CcFV-1)。该病毒形成特别长的丝状病毒颗粒,长度最长达4661.6纳米,比此前已报道的最长线形病毒(3500纳米) 更长。
徐文兴介绍,此次发现的CcFV-1处于正单链RNA病毒和双链RNA病毒的过渡位置,有助于研究未解之谜;它还与缺失病毒外壳的“裸露”病毒聚为一簇,好比找到了一把钥匙,帮助人们研究“裸露”病毒怎样进化过渡到外壳包被病毒。
此外,该病毒具有很小的基因组,却包被在超长的病毒颗粒里面,预示着一种新的病毒“装配”。“该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双链RNA病毒新的分子、形态、包装、进化及生物学特性。”徐文兴说,这对促进人们深入认识病毒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