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3
城事;广告

是科学城,也是宜居的大社区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范围内新增890万平方米租赁住宅,预示从“园”到“城”的升华


    本报讯 (记者史博臻)今年5月8日,《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 (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而近日正式批复的文件与之相比有哪些变化?变化背后又蕴藏着哪些信号?记者昨天专访了本规划项目编制负责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柯。

    “规划范围内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920万平方米,其中890万平方米用于租赁住宅。”这是正式批复文件新增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住有所居”的又一举措,预示着张江科学城欲完成从“园”到“城”的升华,首先要过这道关。

    卢柯表示,事实上,张江科学城的住宅需求向来高度旺盛,尤其是人才公寓的缺口很大。因此,规划制定团队进一步挖潜住宅空间,将从两个层面发力:其一,依托张江科学城现有的94平方公里面积,大规模增加住宅供给;其二,充分利用周边北蔡、唐镇等新市镇,为科学城人才居住配套献一份力。这意味着,张江科学城鼓励通过城区内外联动的方式,为园区中工作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换算下来,张江科学城新增住宅中将有九成以上用于租赁。卢柯解释,每年科学城吸引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前来深耕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居住时间以短期或中期居多,考虑到这些现状特点,就不难理解加大供给租赁式住宅的意义———这是与其他产业园区截然不同的特质。

    未来的张江,不但是“科学城”,更像是一个宜居的“大社区”。7月24日下午,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其中一幅就位于浦东张江,采取“只租不售”模式,土地面积约6.5公顷,可建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最终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竞得,将用来建设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优先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居住配套服务。租赁式住宅如何建也要进行一番研究。卢柯分析,在城区内工作的人,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单身人士,还有科学家、企业高管,每个群体对居住面积、户型的要求都不一样,必然要投其所好,使分配和设计更加科学。此外,张江科学城还将大力提高教育科研、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用地比例,地上地下统筹规划。

    据了解,《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前期研究始于2015年,主要开展现状和需求调研工作,项目真正启动是在今年4月。目前,随着规划获得批复,宣告第一阶段的“赛程”渐近尾声。当然,这是一个永远行进的课题。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