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1
要闻

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

“两个牢牢把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在上海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

    连日来,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在上海各级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以创新为动力,用“中国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对此,米谟科技创始人向奕裴心潮澎湃。他说,希望能在高科技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中国智慧,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才智,为人民追寻美好生活创造价值。

    创业者追逐梦想勇往直前,守护者倾力服务当好后援。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军表示,工商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勇于担当、敢于探索,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切实发挥好服务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踏上新征程,要坚定信心,更要鼓足干劲。共青团上海市委兼职副书记、沪江网党委书记于杰说,这是一个让青年有梦、追梦、圆梦的时代,这是一个给每位创业者、每家创新创业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发展机会的时代,我们将倍加珍惜时代赋予的干事创业机遇,继续发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实现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说,总书记重要讲话意义深远,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普陀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指向,将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快经济、社会、城区“三个转型”,深入推进“同心家园”建设,努力构建党建引领下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共治新格局,做到搭平台、成系统、有支撑,社会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社工宋骏杰表示:“我们是砥砺奋进的参与者、深化改革的亲历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受益者。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每个人都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营造人文社区、建设睦邻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虹口区正在实施全市首个城市更新改造试点———春阳里项目,今年将完成第一轮改造。改造后,原来的石库门历史风貌将得到完整保留,居民房屋将实现厨卫独用,安全性能和居住舒适度将大幅提升。虹口区委政法委综治干部侯证道认为,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现人民群众对更舒适居住条件的期盼。”据悉,下一步,虹口区将通过微更新、渐进式改造、“迁而不拆”等方式,保留保护城市文脉,同时优化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今年各类修缮项目将惠及近2.8万户居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